曾孝蘊

宣和二年(1120年),起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 方臘起義,移知青州,道改杭州。 宣和二年(1120年),始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

曾孝蘊,字處善。福建晉江人。曾公亮從子。紹聖年間(1094~1098年),管幹發運司糶糴事,建言於瓜洲、京口、犇牛諸地改河堰為牐,以便漕運及商賈,公私皆利。提舉兩浙常平,改轉運判官,累遷起居舍人崇寧年間(1102~1106年),以事出知襄州,歷江浙荊淮發運使、知杭州,其後坐累,連遭削黜,至貶安遠軍節度副使。宣和二年(1120年),起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方臘起義,移知青州,道改杭州。因收復杭城論功,加龍圖閣學士。卒年65歲。?
提舉兩浙常平,改轉運判官,知臨江軍,召為左司員外郎,遷起居舍人。時京邑有盜,徽宗怒,期三日不獲,坐尹罪。孝蘊奏:“求盜急則遁益遠,小緩當自出。”從其言,得盜。
崇寧建殿中省,擢為監。居數月,言者論其與張商英善,以集賢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荊淮發運。泗州議開直河,以避漲溢沙石之害,孝蘊以淮、汴不相接,不可成。既而工役大集,竟成之,策勛第賞,辭不受。未幾,河果塞。
召為戶部侍郎。帝嘗問右曹儲物幾何,疾作不能對。徙工部,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其後坐累,連削黜,至貶安遠軍節度副使。
宣和二年(1120年),始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方臘起青溪,孝蘊約敕郡內,無得奔擾,分兵守厄塞,有避賊來歸者,獲罪,使出境,人稍恃以安。
會移青州,既行而歙(州)陷,道改杭州,時賊已破杭,孝蘊腳踏車至城下。城既克復,軍士多殺人,孝蘊下令,脅從者得自首,無輒殺,皆束手不敢驁。論功,進顯謨閣直學士,又加龍圖閣學士。
卒,年六十五,贈通議大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