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興趣
公共藝術理論與實踐、景觀規劃、建築裝飾技藝、民居建築等
教育經歷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1998.9—2002.6),學士學位。
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分院(2002.9—2005.6),碩士學位。
學術訪問
2010年1月至3月,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訪問學者。
發表論文
1,試論近代嶺南私家園林造園材料革新與技藝發展,《中國園林》,國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園林學會出版,2009年第10期。
2,湘中腹地古大屋民居建築特色、生態技術、裝飾語言解析,《華中建築》,建築類重要期刊,中南建築設計院、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2008年第4期。
3,嶺南、嶺北傳統民居適應性營造技術比較探微,《住宅科技》,建築類重要期刊,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 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舉辦,2008年第7期。
4,適應性視角下的嶺南城鎮傳統住宅與庭園灰空間述略,《小城鎮建設》,建築類重要期刊,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出版,2008年第7期。
5,Research on the Hierarchical Sp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habitanc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Kyoto(京都),Japan(日本)。日本京都大學建築學院,2006年5月。
6,近代嶺南傳統建築與新型建築材料運用初探,第四屆中國建築史國際會議,中國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2007年5月。
7,19世紀-20世紀初)嶺南園林西化研究,中國園林學術會議暨紀念圓明園建成300周年,中國北京,中國圓明園學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2007年11月。
8,經濟欠發達地區非文保單位民居建築保護思考,第十六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中國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2008年10月。
9, Recordation of “Taixi” City and Building in the Chinese Abroad Travel Notes in the Early Modern,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2009),中國台灣,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 ,2009年5月。
10,近代嶺南傳統建築中的結構材料運用第五屆中國建築史國際會議,中國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2010年12月。
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古代建築材料套用發展史,項目批准號:50878043,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2,青年教師起步資助計畫,項目負責人,2009年至今。
3,中山陵博愛園、天地科學園研究與規劃設計,2006年3月-5月。
4,文物保護“十一五” 重點項目長城保護規劃,山海關撫寧段長城測繪,2006年8月-9月。
5,南京內秦淮河(甘露橋至西水關)研究及環境整治規劃設計,2007-2008年。
6,揚州瘦西湖和歷史城區規劃設計及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申請,2008-2009年。
7,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曾國藩故居富厚堂保護規劃及保護工程評審主要專家,2008年6月。
8,建築學高校教材《中國建築史》第六版改版工作,2008年6月。
9,教材《景觀建築構造與設計》審稿人,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