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王繼平 主編出 版 社:
- 出版時間: 2008-6-1
- 字數: 505000
- 版次: 1
- 頁數: 426
- 印刷時間: 2008/06/01
- 開本: 16開
- 印次: 1
- 紙張: 膠版紙
- I S B N : 9787811280395
- 包裝: 平裝
![](/img/c/059/nBnauM3XyMzNwEDNzgTO2kDO4ITMxYTOwADMwADMwAzMxAzL4k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湘潭大學曾國藩研究中心主辦、王繼平教授主編的以研究曾國藩和近代湖南、近代中國為主要內容的圖書。該書收錄的論文主要涉及曾國藩研究、晚清史研究、太平天國史研究等領域。其中,謝放、謝俊美先生分別對曾國藩的自強觀、曾國藩在鹹同年間的涉外活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方之光、崔之清先生分別就晚清史研究、如何正確認識太平天國提出了精闢而獨到的見解;台灣學者鍾文博先生認為甲午戰爭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邱捷、陳樺等先生亦有非常精彩的論述。總的來說,學者們在曾國藩研究、晚清史研究以及太平天國史研究等領域使用了新材料,提出了新觀點,集中反映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目錄
曾國藩研究曾國藩自強觀之再考察
鹹同年間曾國藩的幾次涉外活動淺議
曾國藩洪秀全合論
從“赤地立新”看曾國藩的軍事改革思想
從安慶內軍械所到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曾國藩的自強之路
曾國藩厘金論淺探
曾國藩洋務教育思想及其實踐芻議
論曾國藩在晚清海軍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曾國藩引進西學的原因探析
曾國藩人才戰略思想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契合
曾國藩思想對當代湘商的啟示
晚清史研究
晚清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同治、光緒年間廣東首縣的日常公務――從南海知縣日記所見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困境與歧路
《國朝學案小識》與清代理學史
對戊戌維新時期湖南新舊衝突的思考
晚清的地方、地方主義、地方與中央
關於晚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點看法
捐納與晚清社會近代化的關係
晚清浙江地區秘密會社之研究――以光復會為例
甲午戰敗後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
晚清中國的民權話語
晚清湖南人西醫觀的演變初探
楊昌浚與清末海防
太平天國研究
太平天國運動再認識芻議
試析太平天國的文化教育政策
湘軍與湘人研究
胡林翼與湘系群體關係論要
略論湘軍儒將李元度
湘軍湘鄉籍將領的人文特色
曾國藩組練“湘軍”
王貽運的人生落寞與逍遙
社會史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活動的近代轉型
研究生園地
晚清軍事人物地理分布研究
書摘
曾國藩自強觀之再考察四 自強之道貴於銖積寸累
曾國藩所說的自強之道“貴於銖積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語不可矜張”,是其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故一再強調“徐圖自強”或“漸圖自強”。其弟子張裕釗說:
鹹豐之初,海內椒憂,太傅公文正蘊偉抱,起湖湘,周斡一代之全局,更新乾坤。而時海疆事變,亦乘間並作,上下憂危,群議炫溶,文正公以為不量彼己而輕挑強敵,是以其國為注也。不修備而蝓久為事,是自削也。是以戢銳養威,外一務為懷柔,而內自憤發,以徐圖自強之術,日夜與在事數鉅公,通變更俗,興起諸務。年歲垂暮,志事未競,率土士民,同聲嘆息,以迄於今。
“同光新政”是在清王朝面臨太平軍和列強的雙重打擊的內憂外患下展開的。隨著《北京條約》的訂立,列強對清王朝軍事威逼的局勢趨於緩和,而太平軍與清王朝的矛盾則趨於上升。正是在這種情勢下,鹹豐十年(1861年)十二月初三日,奕訴等人在上奏中首次提出:
就今日之勢論之,發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國壤地相接,有蠶食上國之志,肘腋之憂也。英國志在通商,暴虐無人理,不為限制則無以自立,肢體之患也。故滅發捻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惟有陷消其鷙疾之氣,而未遽張以撻伐之威,倘天心悔禍,賊匪漸平,則以皇上聖明,臣等竭其顓蒙之力,必能有所補救。若就目前之計,按照條約,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隱示羈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