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權

曹廣權(1861—1924年)字東寅,湖南長沙人。清光緒年間任禹州知州。任期四年,為禹州的教育和實業的開發做出了貢獻。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反帝鬥爭後,廣權在“談洋色變”的時刻出任禹州,他到任後辦的第一件事即“興學育才”。初興城內丹山書院為校址,招收社會各階層子女就近入學,嚴格選拔名師行啟蒙教育。繼而聘請民間能工巧匠重修城東張良洞 ,並將其改建成潁濱經舍,在其辦起高等學堂。教學內容上由過去教授“四書”、“五經”改為教授天算(自然數學)、格致(理、化)。並廣購書籍,供學生借閱。光緒二十八年,比利時入侵者為掠奪禹州煤炭,企圖聯絡地方紳士開採三峰山煤礦。曹廣權不懼洋人蠻橫,極力阻止。他即向清政府外務府備案曰“三峰山礦禹人已先開矣!”呈請外務部出面干涉。接著,他便主持成立“豫南公司”創辦官督商辦之三峰山煤礦,後因銷路不暢,改為紳商合辦。至1905年開始照章分紅。1903年禹州三峰山煤礦因焦煤需要,廣權令潁河沿岸居民,疏浚河道,加深河槽,築堤固灘,並改建潁河橋樑,開辦水上航運,使沿河得以行船載運煤炭和各種出口商貨。時周口等地民船和排筏源源而來。但不久因京漢鐵路通車,商貨都改陸運,河運又廢。光緒三十年(1904年)曹廣權在禹州主辦了官商合資的鈞興公司,僱傭盧天思兄弟和郗五寅、賈喜、賈鈞等鈞瓷藝人燒制鈞瓷。此時,廣權寫出了《瓷說》一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廣權主持下,開闢了義成渠和東南渠,引水澆田800畝。他重視發展農桑,派人從南方引進蠶桑良種。他總結植桑經驗,寫出《植楮說》。是年,曹廣權解任離禹,東渡日本。他將在禹任職時測繪的《禹州地圖》帶到日本製成銅版彩色印刷,時為禹州最早之彩色鉛印地圖。他歸國後,升任四品京堂,任禮部參議,典禮學院士。宣統三年(1911年)廣權辭官。隱退於寶應城的南院,但書信來往歷久無間。曹廣權的著作,除《瓷說》《植楮說》外,另有《明論通義》流傳於世;其書法造詣尤深,當時禹人藏其墨跡者頗多。民國二十三年(1924年),王棽林寄書曹廣權請他為新修《禹縣誌》作序,他欣然接受。他對志書評價人物問題特意指出:禹之西部歷有“土匪”活動,自己在任時沒有治理好,深感內疚,實在是“匪亦民也”。是年12月,曹廣權去世,終年63歲。禹人請求將曹葬禹境,次年4月靈樞運至禹縣,葬於城西塢頭壙村北。
旅遊區域及進出條件(單體所在地區的具體部位、進出交通與周邊旅遊集散地和主要旅遊區(點)之間關係)
曹廣權墓在河南省禹州市方崗鄉東爐行政村西帖溝村北,東距禹州汽車站16公里,距許昌火車站53公里,東北距新鄭國際機場56公里,北距31線公路6公里,交通便利,西南距神垕諸景點15公里,南距畫對故里10公里,東距河南省禹州市區諸景點16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