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曹嶷(?-323),山東東萊人,西晉末年參加王彌暴動,後歸附後趙為征東大將軍、青州刺史。
生平
西晉末年,山東青州人王彌聚眾暴動,曹嶷投身其下,因屢戰有功,升為左長史,永嘉年間,王彌與當時還是前趙大將的劉曜合兵攻打掌握西晉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但不久王彌即與劉曜翻臉,改為歸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為鞏固後方,王彌以曹嶷為鎮東將軍,命他率軍五千返回青州,招募士兵,然而,王彌的大將徐邈、高梁也各率本部人馬數千人隨曹嶷而去,王彌的兵力因此大為衰弱。
離開王彌後,曹嶷率軍從洛陽出兵,經略兗州,又攻陷汶陽關,越過魯中山區,乘勢沿淄河進軍青州,殺齊郡太守徐浮。西晉的青州刺史苟睎棄城逃走,部眾投降曹嶷。齊魯之間郡縣望風而投降者40餘城。曹嶷又西下祝阿、平陰等地,兵力擴大到10餘萬,盡陷齊魯之地各郡縣,自稱青州刺史。
曹嶷看到臨淄城池太大,四周平曠,無險可守,而廣縣城又太小,不便屯兵,就在今青州市境內另築一座城池,叫廣固城,把青州、齊郡、臨淄縣三級政府都遷進城裡,廣縣也併入臨淄縣。廣固城位於堯王山南,陽河繞其西側,“四周絕澗,岨水深隍”,易守難攻,“有大澗甚廣,因以為固”,所以稱廣固城,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此,廣固城取代臨淄城成為青州的治所,不僅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而且也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廣固城依山傍水,厄制要衝,西靠綿桓的崇山峻岭,北控廣袤的千里沃野,東瞰山水相連的膠東半島,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政治上更便於施政行令,經濟上更便於交流和開發。
曹嶷雖然先後聽命於前趙和後趙的胡人政權,但他素來心懷故國,西晉滅亡後,一直想歸順建都建業城的東晉政權。為此,他沿濟水建立戍所,割據青州,不聽前趙的命令。石勒為了籠絡曹嶷,特別晉封他為征東大將軍、青州牧,封琅邪公。曹嶷雖然私下尊王東晉,但覺得建業懸遠,有事“勢援不接”,自己勢單力薄,害怕石勒襲擊,就接受了後趙的任命。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石勒再也不能容忍曹嶷的擁兵自重,於是遣大將石虎統率步騎兵四萬來討伐。開始,曹嶷自知難以抵擋,想避徙海中,保存實力。不想當時疾疫流行,計畫未能實施,石虎的大軍就保圍了廣固城。此時,東萊太守劉巴、長廣太守呂披皆已投敵。曹嶷無法,只好開門投降,被送到襄國,石勒下令將其殺死。攻陷廣固之後,石虎坑殺城中軍民三萬餘人,還打算把剩餘的全部殺盡,新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征說:“你留我做青州刺史,沒有居民,我做什麼刺史?我乾脆回去算了!”這樣,才僅留男女700餘口,讓劉征做青州刺史,鎮守廣固城。青州遂納入後趙的統治範圍。
憑心而論,曹嶷駐守青州先後十二年,最重要的舉措是建立廣固城,把青州、齊郡、臨淄縣三級治地納入城中。廣固城以及後來的東陽城、南陽城,後來成了山東東部的政治中心、經濟商埠和軍事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