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貢獻
幾年來,她始終把科技興農作為農業發展的戰略舉措,紮實地抓了科技興農工作。一是圍繞當地主導產業,有針對性地培訓農民8,5萬人次,農廣校共招生2076人,現已畢業553人;招收綠證學員5000人,已領到綠色證書的3000人。同時開展多形式、多層破、多渠道的實用技術培訓,對農村專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也調整了教育方式和內容,提高了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更好地適應了發展農業產業化的要求。全縣鞏固培養建成了165個科技示範村和25個科技試驗基地。二是大力引進試驗、示範項目,推廣了日光節能溫室,地膜覆蓋、配方施肥、立體種植、種子包衣等30多項高新技術,部分產業實現了兩種兩收、三種三收,共推廣優種70萬畝,占全縣總播種面積的86%,推廣模式化栽培面積50萬畝,發展立體種植面積40,1萬畝,分別占總播種面積的 617%和 49,5%。三是全面實施了科技興農 50項工程,同時她和技術站承擔了全省農業的"雙七"科技示範工程,驗收中名列全省前茅。
所獲榮譽
由於其成績突出。1989年榮獲國家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1990年被省農牧廳評為農牧系統學校優秀教師,1991年被省農牧廳農廣校評為優秀辦學人員,1993年被省農廣校評為先進工作者,1996年被省農業廳評為先進工作者,1997年被省委組織部、省農業廳評為先進工作者,1998年10月被朔州市委、市政府評為科技普及推廣先進個人,同年被省農牧廳評為先進工作者。
優秀專家盤點06
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人才,這個任務就是用來盤點這些專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