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口村

曹口村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建國鎮曹口村,村簡介:該村屬大中型村落,村風淳樸,歷史悠久,村民歷代以耕種小麥、玉米等為主,自1990年後村民開始大田大蒜種植,並逐步發展成規模化種植,村民因此收入連年遞增,為故城縣域內較富裕村之一。

地理位置

曹口村位於建國鎮政府駐地西南約2.8公里處,距故城縣政府約33公里。西鄰三八路,東倚衛運河大堤。今曹口村村委會駐該村

村史概況

曹口村 曹口村

曹口村舊名河北龍灣口,原位於衛運河河灘地,1970年代因衛運河擴大治理工程,遂遷至今址。據傳:隋煬帝開挖大運河後(按:有誤,隋煬帝的運河不在曹口通過,應是金朝衛河),一姓曹的在此擺渡謀生定村名曹家渡口,後衍成村落,人稱曹家口,後簡稱曹口。今村中有王、侯、丁、隨、張、孫、郭、趙、梁、劉等姓,其中王姓有五支,並不同宗,故有“五王加一侯,丁家在東頭”之說。村有耕地1565畝,83年村民1832人。

農經概況

曹口村 曹口村

曹口村土質肥沃,村民歷代勤於農耕,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自1980年起曹口村大蒜種植逐年形成規模,是遠近聞名的大蒜種植專業村,每年都會吸引各地眾多客商前來採購,因此村民收益頗豐。

人物景點

曹口村 曹口村
曹口村 曹口村

聞名運河兩岸的“御封聖人”、明朝大學問家王道死後即埋葬在曹口村舊址附近的運河河灘地,今曹口村仍有其後裔居住。民國時聞名四里八鄉的十三縣剿匪總司令張黑子 亦為該村人氏。解放後,曹口村又湧現出了王金蘭烈士捨己救人、勇攔驚馬的光榮事跡,今在曹口村東有一座紀念亭即為表彰王金蘭烈士而修建。

村大事件

另據《武城縣誌》記載,清光緒十一年農曆七月十一(1885年8月20日)運河曾在曹口村決口,水淹武城。建國後,1952年為擴大灌溉面積,發展農業生產,國家投資3億元(舊幣)在武城縣曹口村興建揚水站,增大灌溉面積3500畝,當時為山東省第一處機灌區。此揚水站今已廢棄。1951年8月曹口村北建立國小一所育人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