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秦風·蒹葭》三章後

這篇文章選自《荊川先生文集》卷十七。這篇文章是針對《詩經·秦風·蒹葭》的讀後感。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書《秦風·蒹葭》三章後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唐順之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嘉靖戊申(1),秋七月二十五日夜,雷雨大作,萬艘震盪。平明開霽,則河水增高四五尺矣。余與禇生泛小舠(2),如陳渡(3),臨流歌嘯,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思。因詠《秦風·蒹葭》三章,則宛如目前風景,而所謂伊人者,猶庶幾見之。

且秦時風俗,不雄心於戈矛戰鬥(4),則癢技獫歇射獵(5)。至其聲利所驅(6),雖豪傑亦且側足於寺人、媚子之間(7),方以為榮而不知愧。其義士亦且沈酣豢養,與君為殉而為可贖(8)。蓋靡然矜俠趨勢之甚矣。

而乃有遺世獨立,澹乎埃壒之外若斯人者(9),豈所謂一國之人皆若狂,而此其獨醒者歟?抑亦以秦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10),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11),在當時固已有入歟?

余獨惜其風可聞而姓名不著,不得與鑿壞、羊裘之徒並列隱逸傳(12)。然鑿壞、羊裘之徒以其身而逃之,《蒹葭》伊人者乃並其姓名而逃之,此又其所以為至也。

噫嘻!士固有不慕乎當世之榮,而亦何心於後世之名也哉?因慨然為之一笑,遂書以示禇生。

作品注釋

(1)嘉靖戊申: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嘉靖為明世宗年號(1522—1566)。

(2)禇生:名滔,唐順之弟子。舠(dāo):刀形的小船。

(3)陳渡:在江蘇武進(今常州)西南十餘里的小鎮名。

(4)雄心於戈矛戰鬥:指《秦風·無衣》而言,詩中有“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之句。

(5)獫(xiǎn)歇射獵:指《秦風·駟鐵》而,詩中有“載獫歇驕”之句。獫和歇驕都是獵犬名,長嘴的叫獫,短嘴的叫歇驕。

(6)聲利:聲勢和財利。

(7)側足:形容畏懼而不敢正立。寺人:太監。《秦風·車鄰》中有:“未見君子,寺人之令”。媚子:指親近的寵臣。《秦風·駟鐵》中有“公之媚子,從公於狩”之句。

(8)“其義士”二句:指《秦風·黃鳥》所寫的內容。

(9)壒(ài):灰塵。

(10)肥道:隱居避世。

(11)鑿壞(péei):揚雄《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漢書顏師古注引應劭說:“鑿壞,謂顏闔也。魯君聞顏闔賢,欲以為相,使者往聘,因鑿後垣而亡。壞,壁也。”羊裘:指後漢嚴光。嚴光曾與漢武帝劉秀一同遊學,到劉秀稱帝以後,嚴光更改姓名,隱居不見。齊國上書說,有一名男子披著羊裘在大湖中釣魚,劉秀疑為嚴光,派出三人聘請他,那人正是嚴光。然而嚴光最終還是沒有去做官。

(12)隱逸傳:指正史中的《隱逸傳》,它專記有名聲的隱士。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荊川先生文集》卷十七。這篇文章是針對《詩經·秦風·蒹葭》的讀後感。《蒹葭》一詩,共三章,每章八句,其首章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二三章各改了幾個字,反覆吟唱這一內容。對詩中的“伊人”,各家有不同的說法。唐順之認為是隱士,因而從《秦風》的其他詩中所表露出的“靡然矜俠趨勢”的社會風俗,說到這一獨醒的隱士,稱讚他不慕當世之榮,也無心於後世之名,超過了顏闔、嚴光的隱士行為,稱得上是隱士中的最高人物。文中透露了作者對世風的不滿,對能保持獨立的人格的清醒的隱士的讚頌。

作者簡介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武進(江蘇常州市)人。1529年(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授庶吉士,調兵部主事,後轉吏部。1533年(嘉靖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校累朝實錄。後罷官入陽羨(今江蘇宜興)山中,讀書十餘年。倭寇蹂躙大江南北,他以職方郎中視師浙江,親身出海,多次擊敗倭寇,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渡海過焦山,在通州(今江蘇南通)去世。著有《荊州先生文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