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拼音
qǔzhóujuéshǔ
中文名
曲軸蕨屬
拼音名
quzhoujueshu
拉丁名
Paesia
中國植物志
03(1):8

屬下物種
曲軸蕨屬、台灣曲軸蕨
習性
性喜溫暖潮濕及半蔭的環境,但必須有足夠的散射光。生長適溫為15~25℃,冬季溫度不低於5℃;空氣濕度60%。要求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孢子發芽溫度25℃。
具體描述
陸生。根狀莖長而橫走,有管狀中柱,被栗色茸毛,無鱗片。葉遠生,具長柄;葉片多回羽狀,葉脈分離;葉近革質,葉軸通常成“之”字形左右曲折,被纖毛。孢子囊群沿末回裂片兩側分布,著生於葉片內的一條連線脈上;囊群蓋雙層,外層為假蓋,由反折變質的膜質葉片邊所形成,內層為真蓋,不明顯;環帶狹,由17-20個加厚細胞組成;孢子兩面型,光滑。染色體x=13。為曲軸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30~70厘米,根狀莖直立,頂端具鑽形葉片,葉簇生,分為不育葉和孢子葉兩種類型,葉柄細,具三棱,黃褐色,葉橢圓至卵形,長20~45厘米,寬15~25厘米,1回羽狀複葉,羽片常4~6對,僅基部有一隊葉柄。羽片條形,寬3~7厘米,頂端尖,有細鋸齒,孢子葉較高,全緣。孢子囊群沿葉邊呈線形排列

。
模式種
PaesiaviscosaSt.Hil。
本屬有14種,分布於熱帶美洲及從塔希提島、紐西蘭至菲律賓(呂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我國僅台灣產1種:即台灣曲軸蕨。
本屬的分類位置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有些學者放在鳳尾蕨科Pteridaceae,也有些學者放在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用途
藥用
曲軸蕨屬中,自古以來就被廣泛的用於醫藥上,為人民治療各種疾病,如松能祛風濕,舒筋活血;治化膿性骨髓炎;可治菌痢、急性腸炎,石韋可治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等;可治牛羊的肝蛭病等。
食用
曲軸蕨屬的地下莖以及其他許多種類,都含有豐富的澱粉。另外,我國亞熱帶地區(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的山林中,產多種高大的樹蕨,如桫欏樹,其圓柱狀的樹幹內含有一種膠質物,可供食用,其樹幹磨光後呈現出美麗的花紋,可做裝飾品,幹部的厚壁組織細長而堅牢,如鋼絲,能編織各形籃筐和斗笠。
綠肥和飼料用
水田或池塘中的滿江紅是一種水生曲軸蕨屬,它通過與籃藻的共生作用,能從空氣中吸取和積累大量的氮,成為一種良好的綠肥植物與家畜家禽的飼料植物。

指示植物
綠化和觀賞用
有不少種類的曲軸蕨屬,由於具有獨特、美觀、整雅、別致等體形和無性繁殖力強,可作盆景,綠化庭園和住宅。有些藤本種類,還可製作各種編織品。我國是世界曲軸蕨屬種類最多的一區,資源極為豐富,對它們的研究利用有待於進一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