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學家在拉薩北郊娘熱山溝曲貢村的考古發掘,發現了一處4000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把拉薩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
曲貢文化遺址分布在曲貢村和軍區總醫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薩河谷地。
這個古老的村莊東西約150米,南北約30米,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發現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多種文化並存的遺址之一。被譽為拉薩的“半坡”。
年代
曲貢文化遺址年代下限為公元前1500年上下,上限為不晚於公元前1750年,年代跨度在距今3500至3750年之間。當然這個上限還不是實際上的最早年代,
估計還可以上推到距今4000年前。這是西藏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卡若遺址之後西藏境內的第二個經過科學調查和試掘的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其年代比卡若遺址略晚。
曲貢遺址
走近“曲貢遺址”你就難以走出它對你心靈的羈留,它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目光中沉澱了萬古變遷,滄海桑田。
曲貢遺址,4000年以前拉薩先民生活過的村莊,老祖宗們曾在這兒辛勞耕種、繁衍生息。如今,古老的村莊已經遠去了刀耕火種,暗淡了結繩記事,走進了歷史的記憶深處。
時光逆流,4000年前的村莊和先民穿越銹跡斑駁的歷史碎片,重新在我們的眼前鮮活起來。
古老的村莊在哪裡?
曲貢遺址位於拉薩市北郊,距市區約5公里,分布在曲貢村和軍區總醫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薩河谷地。這個古老的村莊東西約150米,南北約30米,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是4000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也是迄今發現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多種文化並存的地點之一。
曲貢遺址朝夕相處的曲貢村居民們雖然都知道"曲貢",但幾乎沒有人能準確地說出具體位置在哪裡。
沉寂了數千年的曲貢遺址仍在村落的地表下酣睡。
田園風光無限美
遙想遠古的村莊附近,林木鬱鬱蔥蔥,拉薩河水靜靜地淌過,“阿佳”(藏語“大姐”的意思)生起了火,她一邊在自家的屋子裡忙碌著,一邊為在外的丈夫祈禱平安。黝黑強健的漢子揮動著歡快的鞭子在離村落不遠處放牧著一群氂牛和綿羊。夕陽下,村落河流、叢林、漢子和他的羊群都被映得火一樣的紅。
4000年前的村莊周圍河川縱橫,土壤豐美、秀麗迷人,人們勤勞耕種,一派田園風光。而農民們也正是在4000年前賴以"曲貢"這塊溫潤的土地,開始在嚴酷的高原上生生不息。
古老村莊大揭秘
藏綿羊和氂牛是曲貢村民的主要肉食來源。權威資料稱:“農牧結合的模式在西藏地區很早就出現了,這也表明西藏農牧民對世界畜牧業的發展曾經做出過很大的貢獻。綿羊和氂牛在高原馴化成功的年代,也許還要早於曲貢人生存的年代,今後的田野發掘會讓人們知道最初馴育氂牛和藏綿羊的年代。”
除了農耕和畜牧,曲貢人的另一個重要經濟門類是狩獵。他們的狩獵工具有矛頭和箭簇、骨簇和銅簇。另外,捕魚也是當時的一個輔助經濟手段。
在那個久遠的年代裡,曲貢人已有熟食的傳統,食物來源豐富,簡單的烹飪也能得到可口的美餐,進食用的陶器有薄胎的碗、杯、豆等,小巧精緻。盛貯器有雙耳罐,取水器有高領罐。陶器依用途不同做成不同的器形,表明飲食生活有比較充實的內容。
在服飾上,曲貢村民以骨為笄、為飾牌,已有簪發的習慣。
在西藏自治區博物館的資料圖片中,有5具4000年前的骨骸圖片,他們的死亡平均年齡為24歲,沒有人能夠活到老年。這個統計雖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向後人們說明了曲貢人生活之艱難,也讓人們感受到了他們在同大自然抗爭中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在這個古老的村莊裡,隨著一夫一妻制,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家內奴隸的出現,新石器時代已經面臨著崩潰瓦解。以青銅時代為代表的奴隸社會--人類文明的曙光即將到來。
涌動於高原的兒女心
4000年前的曲貢村民,已經具有了以農耕方式為主,畜牧為輔的經濟生活傳統,那時候起,他們已經為開發高原做起了貢獻。
據《衛藏通志》說,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的農耕文化是公元2-3世紀時才出現的,主要栽培作物為青稞等。整個西藏地區適宜農耕的土壤面積較小,而且受地形、水源、氣候的影響很明顯,開發難度很大。而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調查和發掘證實,高原河谷地帶的農業起源並不晚,雪域農耕文化的出現,不會晚於距今4000年前,曲貢居民那時已經掌握了祖傳下來的生產技術,繼續著高原的開發歷程。
面對自然,曲貢居民們選擇了征服和開發。
“曲貢”何日顯山露水?
近日,區內一位學者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曲貢”遺址的開發保護能否並舉談了自己的看法:“曲貢遺址至今還在地表之下,而地表之上還有居民住宅、耕地等。曲貢遺址位於市區邊緣,今後隨著拉薩市區範圍的不斷擴大,勢必會給曲貢的開發挖掘帶來難度,開發應在保護的前提下一定量地再現原貌,以往對文物那種被動、原始的保護方式對曲貢遺址來說不現實。”
“曲貢遺址的開發要慎重,否則就是破壞。如何開發,還要等國家文物局的批覆。”這位學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