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屯

曲屯

曲屯村位於中國經濟大動脈——京廣鐵路、107國道旁,北臨邢台沙河市,南接縣政府駐地臨洺關鎮,沙河永年交匯之地,正處於二城之間,亦是邯邢二市中段。 京廣鐵路把平原與山前平地一分為二,曲屯村正處於平原與山前丘陵平地交匯地帶,穿村西行,溝壑、坡地開始縱橫增多。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人文特色。 其歷史可追溯到洪武大移民時期,是遠近聞名的歷史村落

歷史

曲屯村起源何時已無從考證,很可能是大明朝移民新村,現有村民都是晉移民之後裔。據史料記載:元朝末年戰亂頻繁,災疫連綿,使我河北地區積骨成丘,人口稀少,經濟蕭條。大明建立,又由於燕王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我們俗稱“燕王掃北”(實為“燕王掃碑”之口誤),致使我河北百姓被殺戮殆盡,“十室九空無人處,萬戶蕭疏鬼唱歌”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而這時山西晉東南無戰亂,百姓豐衣足食,人丁興旺。明成祖朱棣便下令從晉東南移民至此,都在洪洞縣大槐樹下發放證件,集結、遣送。故現有民謠“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之說。

曲屯村西是屯莊,是古戰國易陽城駐兵屯田的地方,村南是柴凹,是易陽城王子製造弓箭的地方。古代村落都是沿河而居的。所以,永年洺河兩岸的村落大部分都是古村落,而曲屯村遠離洺河,無有記載,的確是一個大明移民新村。

地理環境

曲屯村位於中國經濟大動脈——京廣鐵路、107國道旁,北臨邢台沙河市,南接縣政府駐地臨洺關鎮,沙河永年交匯之地,正處於二城之間,亦是邯邢二市中段。
處於平原與山前丘陵平地交匯地帶,穿村西行,溝壑、坡地開始縱橫增多。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人文特色。

行政區劃

按地區劃分的話,曲屯應屬於永年縣臨洺關鎮

社會

曲屯村真的不大,現有人口一千二三百人,以曲姓和冀姓兩大戶為主,明清時期也就是三四百人的小村莊。據清《廣府縣誌》記載:曲家屯原名肖家屯,明永樂年間肖姓移民至此,占產為莊,故名肖家屯。這一點,實有考據,在村南關帝廟碑布施人員名單中可窺其端倪,肖姓占其大半。如今,肖姓後裔或絕或遷移,不知去向,曲姓後來居上,故易其名曲家屯,後改曲屯村。
關於肖姓去向,村中老人傳說是絕戶了,查資料沒有記載。不過,據我分析,應為遷移了。在前清時期,村落都是以家族為中心的,而為了爭產,家族之間的械鬥是經常發生的。肖姓在曲姓和冀姓的聯合械鬥中處於劣勢,不得已而遷移走了。
明成祖朱棣是在公元1403年建立“永樂”年號的,由此看來,村子歷史真的不長,至今也就是600多年。要說濃厚的歷史文化是談不上的,不過, 貴為古趙之地,同屬古燕趙文化,古建亦是村中經濟、文化、村風、村貌的體現。

文化

三教堂文化

“三教堂”舊址在今國道107複線路旁,古京畿御道與村南排水溝交匯處。1997年修鋪107複線時,舊址被毀,只留有“三教堂”石碑一塊。碑高1.1米,寬0.5米,厚0.18米,有駝碑贔屓一頭。碑正有雙勾陽刻“三教堂”三字,右邊有陰刻“萬曆二十年四月初八日修蓋”字樣,左邊有陰刻“乾隆五年七月初八合鄉仝置廟地四分,使銀四兩移修”字樣,下首為山主承辦人、捐資人員姓名款物,碑陰無字。明萬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距今已417年矣。
據查,三教堂始建於宋代,確切史料已無從考據。不過,根據歷史文化分析,確有可能。“三教”乃“儒教、道教、佛教”之簡稱。在漢及以前,乃儒道天下,自魏晉以來,佛教東傳,至南北朝普及,李唐王朝達至鼎盛。唐時期,儒道文化與西方外來佛教文化是一個摩擦、排斥、摩擦、融合的過度時期。經五代至宋,已形成完整的“儒、釋、道”融合文化體系。
三教堂地處古京畿御道旁邊,北背邢州,間有梅花亭,褡褳南北二關,南隔洺河與臨洺關觀音閣遙相呼應,向南延伸有七里店南北二古廟,貴龍崗、黃粱夢呂仙祠,邯鄲學步橋等一線縱深邯邢之間,實為古官道靚麗的風景線。
三教堂為座北朝南一琉璃瓦單層廟字,四角挑檐,夔龍翹首,下置風鈴,殿內塑有儒家祖師孔子,道教祖師老子,佛教鼻祖釋迦摩尼三尊神像,均栩栩如生。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商賈行旅,販夫走卒,上至達官顯貴,文人舉子,下至黎明百姓,莫不虔誠叩首,頂禮膜拜,以致香火鼎盛綿延數百年不衰。
微風徐動,悠揚的鈴聲在古御道上越傳越遠,仿佛在訴說著往日的輝煌。如今,三教堂已徹底不復存在。據考,三教堂可能毀於民國軍閥戰爭時期。現今,只有三教堂古碑在記錄著昨日的輝煌,訴說著曾經的苦難!

玄武文化

“玄天上帝”閣樓在村子東南隅,凌空飛駕於溝渠之間。此溝乃是古時連線永年東部與沙河西部的民間重要通道,是古趙易陽城東門連線古御路的主道,也是通往武安趙店、邑城等地的商貿要道(古時道路多以溝道為主)。鄉民戲稱之為“絲綢之路”。同時也是一條重要的排水河道。
“玄天上帝”閣樓現存有大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石碑一塊,此碑高約1.85米,寬約0.65米,厚約0.19米,亦有贔屓馱載,現今碑身殘缺嚴重,字型模糊難辨。碑首刻有“古廟重修”四個篆字,大致記載如下:
(碑首缺兩行字)且神之在天,如水之在地中,(缺兩句)滯於有亦不淪於無也。如玄帝像取乎北,威乎南。以天作冠,(缺一句)而屐,不妨定之,而左手屈指,儼然推尋八卦,右手持劍,恍若分劈,兩儀修煉三寶,龍興欲收拾狀,師壯其威,(缺字)越臨之而(缺字)爽,為何如乎取曲家屯東南隅。舊有玄帝閣,東連御路,西影聰山,南臨洺水,北依沙河。此景勝神靈獲上京之庇護也。但年深日久,不知創建何代,及同治二年七月間,暴雨狂至,不崇朝兩,溝道皆滿,浩浩然若洪水之滔天,將神光突現,一概(缺字)衝去,旨日(缺字)已藐。今朝之頹敗,難堪當其時。去月至解,閣阻難新,車馬經過(缺字)往,(缺二句)重修,所以公【原字如此,應為(共字)】同商議,皆曰:“修廟,修路,此大事也。”(缺兩句)四鄰八鄉,本境重修,捐金鳩正,(缺四句)斯地也,不惟輝煌,正民之耳目。而路途平坦,亦可使天子之德,(缺二句)此和而神降之福也。
道光丙(缺字)年科舉人,現任下明(或下關,模糊不辨)劉舉正。
(以下主事等缺失,模糊)
(碑尾落款)大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五立碑,同治二年重建。
碑陰刻有捐資村莊和人員名單。仔細查閱,可知當時玄帝閣之神威所至,影響之廣,亦可窺見當時地處之重要,經濟之繁華,名聲之遠大。如向東一線捐資村有:段莊、瓜井、寧屯、龍泉、龍曹、灘頭、朱莊、劉營、講武、正西、鄭營、大張村、南大堡、雞澤、曲周等等;向西一線有陽城、郝莊、代掌、上莊、南北常順、趙店等地,有丈八、北掌、東西馮村、官莊、新城、白錯。白塔等地。向北、向南都亦很遠,不能一一列舉。
清玄帝閣高階閣樓式建築,凌空飛駕於澗溝之上,外觀雄偉壯麗,經多年風雨沖刷,兵匪變亂,猶至“文革”時期遭毀。
1995年春,村中集資重修玄帝閣,於同年七月竣工。現修玄帝閣依舊在原址,採用原基石、台階石15層。青磚琉璃瓦,掛檐吊廊式建築,凌空而居,猶如天外飛閣。登閣東望,京廣鐵路、公路橫亘眼前,綠油油麥苗一望無餘;南眺洺河,黃燦燦油菜花隨風起伏,成群蝴蝶嬉戲其間,上下翩飛,迎風起舞;西望太行聰山,一覽無餘,此之勝景,美不勝收。
玄武信仰,源於星辰崇拜。玄武乃為北方司水之神,其先為龜蛇之形,經歷代演變,賦予披髮仗劍神像,後經歷代皇帝敕封,權力越來越大,至明,儼然為護國,護寶、護民、護商之聖人矣。至此,由明至清,達至鼎盛。相傳,玄武神修道在北,傳道在南。南有道教聖地武當,故北有小武當之說,即沙河老爺山,山南有武安玄武湖等勝跡。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玄武乃北方司水之神,故村民於南河溝建閣以奉供養,祈求神靈護佑,風調雨順,鎮壓水患之意。
玄帝閣當時香火鼎盛,威名四鎮,可見玄武文化信仰盛行。從中可見證曲屯村之重要繁華。古時是易陽城通御路的主道,沙河山中青石、石灰、麻、核桃、柿子等等礦物、山貨要途徑這條溝道運往永年東部廣府及雞澤、曲周等地,而這些地方的糧食、棉花、茶、生活用品、農具等也需通過這裡運往沙河山中交易。因此,當時這條古道上車馬成隊,商旅結群,熙熙攘攘,來往不絕,熱鬧至極,猶可想像。
古時從永年東部至曲屯村到易陽城往西,漸至丘陵、溝壑山區,其道路之艱險,可想而知。商賈行旅,販夫走卒,車馬運輸,途經至此,必要參拜玄武大帝,以求神靈護持,生意興隆,一路平安。
如今,玄武大帝依舊威嚴的坐守著這塊風水寶地。玄帝閣雖無當時之輝煌,卻將村民的歷史文化,人俗風情等一一陳列在後人面前

冀姓起源

位於曲屯村東西大街偏西道旁路北,有一座“冀氏祠堂”,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座祠堂依舊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大殿採用皇室宗廟式樣而建,內部梁檁為九檁八搭結構,前檐走廊,圓柱四根,脊頂琉璃瓦,設有偏房,門首,石獅等,內外置松柏,莊重、肅穆、高古、淳雅。
據說,這種仿皇室宗廟建築跟冀氏一位大清尚書有關(一般普通家族沒有這種待遇)。冀尚書是冀氏家族的榮耀,冀氏後人尊其為“冀老先生”或“冀老先祖”,由於代代口傳,後人不再以他為尊,為口語方便,逐漸省略掉“生”或“祖”,“冀老先兒”就代替了他的真實姓名。
“冀老先兒”真名冀如錫,清廣府西北鄉冀伊固村人,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距今370年)乙卯科舉人,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丙戌科進士。冀如錫一生擔任很多職務,官職逐漸提升,最後封敕授光祿大夫工部尚書職加一級,政治生涯達至巔峰。傳冀伊固冀氏為曲屯村冀氏轉遷過去的,其祖在此,冀尚書乃修祠堂於此。皇帝愛其忠賢,特賜祠堂可仿皇室宗廟而建。
冀氏祠堂家譜上清晰記載:祖籍山西太原府榆次縣城東南二十五里紫茄村。由大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距今600多年),歲次甲申,名諱時成、時有兄弟二人遷居於此。後有甲午年(公元1414年)山西遇災荒,由名諱時啟及後遷於此,兄弟三人立此家譜。

曲姓發展

曲姓在全國鮮為少見,曲姓出自姬姓,武王滅商之後,分封子臣,三子姬叔虞封於晉,叔虞第八代孫晉穆侯封少子成師於曲沃,封地取姓,得姓始祖曲沃恆叔,先為複姓曲沃,後改單性為曲。《百家姓》沒有曲姓,只有【麴】姓,麴改曲,也是曲姓來源一支,況且山東一些曲姓自古有“活曲死麴”一說。曲姓在全國分布很廣,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內蒙,甘肅,東北三省等地都有曲姓,這可能都和移民有很大關係吧。
曲屯村曲姓來自山西曲沃移民,先移到邢台縣羊范鎮,後一支轉移至曲屯村。曲姓家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破四舊”時,全部焚毀。但編者卻在現在的曲屯村曲氏家族看到了新編家譜,可以說是唯一有效的證明了曲家的歷史

槐樹、扇鼓、古墓、檀台

古槐文化亦曲屯村之一特色,先民背井離鄉,歷盡千辛萬苦遷移到目的地,安居後便在房前屋後或街道門口栽植槐樹,以懷念家鄉。所以,很多地方的大槐樹就是山西移民的見證。槐村有靈,古書多有敘事。乾寶《搜神記》有槐樹作精,傳誦千年的悽美愛情故事董永與七仙女中亦有老槐樹作證做媒之事。總之,槐樹文化是漢民族寄託精神、崇尚美好的一種象徵。
在曲屯村東頭曲氏老街內有一古槐,二人合抱不攏,樹幹蒼桑挺拔,樹冠高聳大如傘蓋。據說也有五六百年歷史了。更為稱奇的是,旁隔二三米處有一椿樹,亦有二三百年歷史,其高可與之媲美,其枝幹互相穿插、纏繞,交相合抱,更為有趣的是,古槐有一枝桿橫伸至椿樹主桿脖頸,像一對戀人,又像一對滄桑老人相互攙扶走過風風雨雨,走過春夏秋冬。
扇鼓文化不可不提,其為先民祭祀,祈風禱雨的一種祭祀活動,有如“跳大神”。
扇鼓,顧名思義,乃有扇亦可為鼓,鼓扇結合,是謂扇鼓。其為團扇形,扇面置牛皮,未端置鐵環數圈,或一二人,或三五人,或八九人,或更多,圍成一圈,伴隨音樂,踩著規律步伐,左手持扇鼓,右手持馬鞭棍,邊跳邊跑,時不時的用馬鞭棍敲打扇面,發出悅耳的“咚、咚”聲,人們在這鼓聲中唱唱跳跳,歌頌豐年,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歲歲平安。
扇鼓文化亦是漢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邯鄲市羅城頭村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起了帶頭作用,率先成立了民間扇鼓表演隊,場面宏大,很是熱鬧。曲屯村的扇鼓表演其實還是一種農村迷信的形式存在。不過,我們應當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的農村,這其實就是一種最淳樸的娛樂活動和體育健身運動項目。
曲屯村西南邊,有一座高約五六米的圓土墩,村民稱其為“中疙瘩”,其實是多年來口傳的誤稱,正其名應為“冢疙瘩”,“冢”——墳墓,這個圓土墩就是一座墳墓。頭幾年,有村民在這裡撿拾到刀形的青銅貨幣,刀幣,秦統六國前的一種貨幣,由此可疑為戰國時期的墓葬。不過,可能早已被盜墓賊掘盜過了。另外,也有人懷疑是古戰爭遺留下來的“疑糧冢”。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二十年(公元前355年)魏獻榮掾,因建為檀台。《括地誌》云:檀台在臨洺縣北二里。徐廣曰:襄國有檀台。襄國在今邢台市城南。唐代臨洺縣在今永年縣政府駐地臨洺關鎮。曲屯村在臨洺關鎮北三公里左右,自古就是邯邢交界,也可屬襄國郡。在古御道曲屯村東,有座高台遺址,名為“敵樓鋪”。古時,在這條路上,有“三里一台,五里一鋪”之說,其實就是烽火台和交通驛站。敵樓鋪向南有高寨鋪(即今之河北鋪),臨洺關南有龐莊鋪(已無蹤跡)。據村民稱,日本人在時,將“敵樓鋪”拆毀,拆得幾根大的方梁,有紫檀味,後不知去向。因檀台至今不知在何地,“敵樓鋪”地址與傳說吻合,故疑為檀台舊址。

旅遊

三教堂 “玄天上帝”閣樓(及其重建石碑) 槐樹、扇鼓、古墓、檀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