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無懺。或雲曇摩懺。中天竺國人也。六歲遭父憂。獨與母居。見沙門達摩耶舍。以懺為其弟子。習學小乘。後遇白頭禪師遂業大乘。至年二十誦大小乘經二百餘萬言懺從兄善能調象。騎殺王所乘白耳大象。王怒誅之。令曰。敢有視者夷三族。親屬莫敢往者。懺哭而葬之。王怒欲誅懺。懺曰。王以法故殺之。我以親而葬之。並莫違大義。何為見怒。傍人為之寒心。其神色自若。王奇其志氣。遂留供養之。懺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咒師。後隨王入山。王渴須水不能得。懺乃密咒石出水。因贊曰。大王惠澤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鄰國聞者皆嘆王德。於時雨澤甚調百姓稱詠。王悅其道術深加優寵。頃之王意稍歇待之漸薄。懺以久處致厭。遂辭往罽賓。欲演大乘彼國不合。乃東適龜茲(音丘慈)頃之復進到姑臧止於傳舍慮失經本枕之而寢。有人牽之在地。懺警覺。謂是盜者。如此三夕。聞空中語曰。此如來解脫之藏。何以枕之。懺乃慚悟別置高處。夜有盜之者。數過提舉竟不能動。明旦懺持經去不以為重。盜者見之。謂是聖人。悉來拜謝。時河西王沮渠蒙遜僣據涼土。懺嘗告蒙遜雲。有鬼入聚落必多災疫。蒙遜不信。欲躬見為驗。懺即以術加蒙遜蒙遜見而駭怖。懺曰。宜潔誠齋戒神咒驅之乃讀咒三日。謂蒙遜曰。鬼已去矣。時境首有見鬼者雲。見數百疫鬼奔驟而逝。境內獲安。時魏虜拓跋燾聞懺有道術。遣使迎之。蒙遜既事懺日久不忍捨去。後又慰辭以迎。蒙遜既吝懺不遣。又迫魏之強。至蒙遜義和三年三月。懺因請西行。更尋涅槃後分。蒙遜忿其欲去。乃密圖害懺。偽以資糧發遣。厚贈寶貨。臨發之日懺乃流涕。告眾曰。懺業對將至。眾聖不能救矣。以本有心誓義不容停。比發蒙遜果遣刺客於路害之。春秋四十九。是歲宋元嘉十年也。遠近鹹共嗟焉。既而蒙遜左右常白日見鬼神以劍擊蒙遜。至四月蒙遜寢疾而亡。
相關詞條
-
懺法
佛教徒懺悔罪業的儀則和修習止觀的行法。起於東晉的道安和尚,南朝宋、齊、梁、陳亦很流行,梁、陳之際尤甚。歷代僧人撰制了不少懺法的佛書。今流行的有《梁皇懺》...
簡介 簡歷 發展歷程 -
曇無讖
曇無讖(意譯法護),中天竺人,佛教著名譯經師。
人物事跡 史書記載 -
藥師寶懺
《藥師寶懺》,藥師即藥師佛,又稱藥師琉璃光王如來,乃東方淨琉璃世界導師;寶懺即寶貴懺悔儀式。在現實生活中,普通眾人乃至修道之士,時而病魔纏身,經常煩惱憂...
基本介紹 嚴淨壇場 唱誦禮佛 懺法卷上 懺法卷中 -
占察懺
占察懺是佛教的法門之一,出自《占察善惡業報經》。
懺法緣起 懺法殊勝 正修懺法 -
慈雲懺主淨土文
慈雲懺主淨土文又稱小淨土文,為宋朝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所作。
原文 遵式法師介紹 釋義 慈雲法師簡介 -
勝天王般若懺文
陳宣帝 菩薩戒弟子皇帝。稽首十方諸佛無量尊法一切賢聖。自鶴林滅跡鷲嶺凝神。瓶寫總持遺文不墜。傳燈流布法輪逾廣。方軌弘宣。既昭著於西域。分鑣顯說。亦漸移於...
勝天王般若懺文 勝天王般若懺文 -
曇柯迦羅
迦羅後不知所終。 來至洛陽。 來游洛陽。
-
佛教音樂
,“貴在聲文兩得”,歷經支謙、康僧會、覓歷及“亦云祖述陳思”的帛法橋、支曇鑰、曇遷、僧辯、慧忍、蕭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將梵唄提倡傳承發展光大,盛...、帛法橋、支曇鑰、曇遷、僧辯、慧忍、蕭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的創作和提倡...
歷史淵源 工藝特色 傳承保護 代表作品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