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發特點
⑴時間較短;
⑵單位集中或地區分布集中;
⑶病人相對較多;
⑷症狀相似;
⑸病人的菌型一致(病原學檢查發現)。
暴發調查目的
查明疾病爆發的原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迅速撲滅疫情,
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步驟和方法
初步調查
1.核實診斷: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特徵。診斷標準明確。
2.證實暴發:根據疾病暴發的特點
3.了解疫情:暴發的時間、地點、疫情趨勢(繼續發展還是下降)
4.分布特點:時間、地區、人群分布特點
5.初步判斷,提出假設:可能的病因和傳播途徑。
6.採取措施:搶救病人,傳染者隔離;消除可疑因素;採集標本;衛生整頓和消毒。
7.制定調查表:可用個案調查表或集體登記表。
深入調查
即對疫情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調查。
1.病例調查:實際發病數(尤其是首發病例或首批病例),不要漏病例,不可誤診。
2.非病例調查:未發病的同一單位的人員進行調查,以找出疾病暴發的原因。
3.人口調查:疾病暴發時發病單位的總人數,用於罹患率的計算(分母)
4.流行因素調查:部隊生活和衛生狀況、可疑的水源或食物及廚房衛生進行重點調查。
5.實驗室檢查:對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廚房環境和可疑食物或水源進行病原學檢查。
調查方法
描述性研究:現況調查,了解三間分布
病例-對照研究:調查過去吃了哪些食物回顧性佇列研究:食物中毒調查中,在甲食堂進餐和乙食堂進餐者進行調查,分別了解他們餐後發病情況,比較罹患率的差異,從而說明是哪個食堂的問題。
特殊病例調查:如臨時來食堂就餐者和臨時未在食堂就餐者的發病情況,便於判斷餐次。
資料整理
定義
1.臨床表現:統計本次暴發病例中各臨床症狀和體徵出現的百分比。
2.流行特徵:將疾病暴發的情況按三間分布來統計和描述。
時間分布:繪製疾病暴發的時間分布圖(線圖或直方圖),表示暴發的開始、高峰、終止的整個時間動態過程。
單位分布:按病例的不同單位進行統計,計算罹患率。也可按病例的發病地點繪製標點地圖。
人群分布:病例按年齡、性別、職業、就餐地點等分組,計算罹患率。
3.流行因素:與本次暴發有關的因素。
4.檢驗結果:病原體種類和型號。
5.計算罹患率:總罹患率。
6.計算平均潛伏期:常態分配資料——算術平均數
偏態分布資料——幾何平均數
資料不明確 ——中位數
7.推算共同暴露時間:
潛伏期推算法
首例病例發病時間 → 最短潛伏期
共同暴露時間
末例病例發病時間 → 最長潛伏期
發病高峰 → 常見潛伏期(或平均潛伏期)
公式推算法
(適用於對數常態分配資料且潛伏期較短的疾病)
X為平均潛伏期,即暴露時間至發生50%病例數時間
A為發生50%病例數時間—發生16%病例數時間
B為發生84%病例數時間—發生50%病例數時間
Logx-log(x-a)=log(x+b)-logx
即x/(x-a)=(x+b)/x x=ab/(b-a)
共同暴露時間=發生50%病例數時間-X。
資料分析
確定診斷
依據:臨床特點(症狀和體徵表現)
流行特徵(三間分布)
檢驗結果
性質和類型
1. 同源暴發:包括共同傳播媒介和共同暴露,可有一次暴露,也可多次暴露。
共同傳播媒介一次暴露的特點:
時間分布:流行曲線突起突落,呈單峰型,全部病例均發生在
一個潛伏期全距內。
單位分布:病例集中發生在與共同傳播因素有關的單位內
人群分布:基本無差異,發病人群均有共同暴露於某因素的歷史。
二次暴露特點:有兩個發病高峰,時間與二次暴露時間一致。發
病超過一個潛伏期全距。
多次暴露特點:高峰寬,可有多個高峰。
連續暴露特點:流行曲線在高水平。
2. 非同源暴發:
暴發時流行曲線可單峰(峰寬),也可多峰,病例在單位內分布不均勻,有聚集家庭或班組性,呈輻射狀分布等。
3. 混合傳播:即同源和非同源均存在。往往在同源暴發後有發生非同源暴發。
混合傳播時流行曲線上往往出現“拖尾現象”。
傳播途徑分析
1. 判斷依據:
(1)流行特徵
(2)傳播實現的條件(致病因子污染的可能性、人群暴露機會)
(3)實驗室檢查
2.分析步驟:(1)分析流行特徵 (2)確定共同暴露時間
(3)確定傳播因素 (4)確定污染原因
(5)實驗室檢查
常見傳播途徑的分析和判斷:
1.經食物傳播:
(1)分析流行特徵: ①流行曲線突起突落,一般無拖尾,病例集中分布在一個潛伏期內;②病例均有進食某種食物的歷史,不吃不發病,發病均吃了;③病例分布與某種食物的供應範圍一致;④停止供應某種食物後,暴發即告終止。如有接觸傳播,則可有“拖尾”現象。
(2)確定傳播途徑:上述流行特徵,食物污染的可能性和人群暴露機會(如會餐、供應特殊食品等),檢驗結果。
確定致病餐次:①根據潛伏期推算共同暴露時間,即發病高峰前推一常見潛伏期後平均潛伏期;②根據發病與就餐的關係判斷,如僅吃某餐或僅未吃某餐也得病或未得病者,則該餐為致病餐。
(3)確定致病食物:主要根據吃與未吃某種食物與發病之間的關
(4)系來判斷:不吃不病,病者皆吃。
(5)確定食物污染原因:①調查炊事員、採購員、幫廚人員中有無慢性病患者或病原攜帶者,及其衛生習慣;②食品在採購、運輸、保管和加工過程中受污染的可能性;③食品本身的帶菌情況。
(6)實驗室檢查:對可疑人員及病員的分泌物、可疑食物、廚具等進行衛生細菌學和血清學檢查。
2. 經飲水傳播
(1)分析流行特徵:①病人皆有飲用同一水源的歷史;②病例集中在1~2個潛伏期內;③病例分布與供水範圍相一致;④污染水源停止使用或消毒後,暴發即可平息。常有“拖尾現象“。
(2)確定發病與用水的關係:發病者均飲用過同一水源,未飲用此水源者不發病。
(3)證實水源受污染:水中檢出病原體,或該水源衛生學指標超標,消毒後經一個潛伏期暴發即告平息。
(4)查明水源受污染的原因
3.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一般呈散發,在部隊特殊環境中如艦艇上,可表現為暴發或流行。
(1)分析流行特徵:流行曲線緩起緩落,過程超過一個潛伏期,有人群聚集現象。
(2)查明接觸關係:
(3)證實和評價手和日用品的傳播作用。
4.空氣飛沫傳播
(1)分析流行特徵:時間(季節)、地區、人群
(2)實現傳播的條件:新兵入伍,大型集會、大串聯等。
追查傳染源
1.判斷依據:①對經食物或飲水傳播引起的暴發,傳染源的判斷依據是潛伏期、暴露機會和檢驗結果。
②對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引起的暴發,依據是後發病例與傳染源的接觸機會,接觸時是否在傳染期內。
2.分析步驟:①確定傳播途徑,推算暴露時間,判定傳播媒介;
②查明共同因素污染來源(包括污染傳播媒介的可疑人員、可疑環境等);
③實驗室檢查證實。
採取措施
措施的時間
取應在疫情高峰之前,如採取的措施在疫情下降之後,則無法判斷措施效果,可能為自發終止。
效果判斷標準
在採取措施後經過一個最長潛伏期,不再發生新病例,或經過一個常見潛伏期後疫情下降,則可認為防疫措施正確。
總結報告
內容:本次暴發的經過,調查結果及暴發原因;採取的措施及其效果;應吸取的經驗教訓;對今後預防類似事件的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