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陽街道

暨陽街道

暨陽街道,自唐以來,歷代均為州治、縣治所在,建國後設為浙江省諸暨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區域面積82.4平方公里,轄4個管理處,24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17個社區,常住人口15.9萬人。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暨陽街道,自唐以來,歷代均為州治、縣治所在,建國後設為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2001年11月區劃調整中撤鎮改為暨陽街道。
暨陽街道交通便捷,浙贛鐵路、紹大線、諸東線、浦陽江穿境而過。區域面積82.4平方公里,轄4個駐村指導分中心,25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15個社區,常住人口17.91萬人。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57.98億元,財政收入13.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688元。

行政區劃

街道先後榮獲“浙江省維護國家安全先進集體”、“紹興市經濟發展強鎮(街道)”、“紹興市自營出口十強鎮鄉(街道)”、“紹興市平安創建先進鄉鎮(街道)”、“紹興市‘十五’期間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紹興市農村指導員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土地執法模範鄉鎮(街道)活動先進集體”、“創建‘無毒社區’先進單位”、“家庭文化建設年創建活動先進鄉鎮(街道)”等榮譽稱號。
管理16個社區、22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望雲社區八一社區、浣北社區、北門社區、艮塔社區、大橋路社區橫街社區、南苑社區、南門社區、西施殿社區、福門社區、江新社區、下江東社區、上江東社區、東興社區江北社區丫路頭居委會、暨二居委會、茅渚埠居委會、浣江居委會、城郊居委會、浣紗居委會、金雞塢居委會、鸕鶿灣居委會、曲山居委會、新航居委會、詹家山居委會、梁家埠居委會、下坊門居委會、金雞山後居委會、楊樹畈居委會、碑亭居委會、應山居委會、鳳山居委會、五紋嶺居委會、浣南居委會、郭家居委會、徐家居委會、安家湖村、城南新村、城新村、東三村、郭葉柏村、江龍村、金三角村、侶東村、馬村、浦陽新村、邱村、三江新村、雙福村、孫家村、同樂上村同樂下村五浦頭村、新光村、宜東村宜南村、袁家村、趙家趙石新村諸東村

經濟建設

街道現有工業企業2160家,其中500萬元以上企業66家,市級規模企業11家,2006年街道全年新批技改項目24隻,結轉項目23隻,完成技改投資額7.98億元;投資7500萬元新建了危化品市場和水果市場,建材市場、城東農貿市場異地新建正在積極規劃籌備之中。街道06年全年完成協定外資3500.6萬美元,實到外資1781.3萬美元,其中西施故里旅遊餐飲公司實到外資512.4萬美元,浙江耀江大酒店有限公司實到外資480.9萬美元,時代超市實到外資300萬美元,全年完成自營出口5.19億美元。農業特色街道地位進一步鞏固,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億元。三產發展保持良好態勢,全年完成第三產業產值120.2億元。

特色產業

暨陽街道有機械製造和商貿服務兩大特色產業

旅遊景點

諸暨市城關鎮,名勝古蹟眾多,景色迷人。
城南薴蘿山為西施故里,鸕鶿灣是鄭旦故里,現有西施殿風景區。鎮內有古寺兩座,一為滴水禪院,是中共諸暨一大會址;一為龍華禪寺以其寺古、谷幽、泉甘、林香而著名。城區建有龍山公園、艮塔公園等十多處憩息遊樂觀光之地。
艮塔
艮塔,又名樓家盪塔,座落於市區北端。塔高七層,呈六面形。第一層辟東西兩門,二層至七層六面均開窗,系磚木結構。建於明代萬曆十三年(1585),至今已400餘年。
據民間相傳,很久以前,在艮塔基地一帶,常有綠衣童子現形,故建有綠衣庵(訛呼“六里”庵)。塔基地西側不遠處有一小山,名月山,建有智度寺(訛呼“豬肚”寺)。當時寺中有些不守清規戒律的和尚時常裝神弄鬼,愚弄鄉民,橫行霸道,無惡不作。百姓們對此恨之入骨,連縣太爺也無可奈何。明萬曆年間,縣令謝輿為解決這一棘手問題,便向風水先生討教。風水先生察看現場後獻上一計:若要降服這批惡和尚,須在智度寺東面建造一座塔,東方日出,陽光照射寶塔時,使塔影投向智度寺。塔影如一
柄利“劍”,直戳“豬肚”,這樣便可破智度寺的風水,降服這批惡和尚。於是謝縣令立即興師動眾造起了艮塔。不久,智度寺果然敗落了。智度寺至今還留有一間石柱木結構的殿宇(現由諸暨中學作倉庫使用),綠衣庵的部份建築保留到九十年代,曾辦過學校,作過當地村的倉庫。
浣紗石
如今,艮塔一帶成了繁華的商業區,紹大公路穿境而過,賓客坐在車內,就可目睹艮塔雄資。以艮塔為中心的艮塔公園,綠蔭如蓋,繁花似錦,正笑迎你的光臨。
浣紗石
在薴蘿山下,浣紗溪畔,相傳為當年西施浣紗之處。系一巨大方石,古樸蒼褐。上鐫“浣紗”二字。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手筆。南北朝劉宋孔靈符《會稽記》云:諸暨薴蘿山,有西浣紗石。《輿地誌》、《十道志》、《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薴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歷代文人學士喜作歌驪之行,唐大詩人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艷光雲海……未入吳王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浣紗石現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名勝辭典》列有條目。1964年原《人民日報》社社長范長江,遊覽薴蘿後時,寫有“浣紗石上留蹤跡,越女英名傳四方”長律一首。如今在浣紗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紗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棧橋,還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西施浣紗處”摩崖。
西施殿
諸暨的西施祠廟,歷史極為古老。相傳在薴蘿山上很早就已有紀念性的建築。現在有文字可查的,是唐代鹹通年間女詩人魚玄機詠諸暨《浣紗廟》的詩作。清道光二十二年,經店口陳延魯捐資重修,鹹豐11年又毀於戰火,其後雖歷經重修,但至民國年間已是斷垣殘壁。民國十八年,陳錫文等集資再修。
在抗日戰爭期間,因遭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西施殿宇大部被毀,唯西施塑像尚存。1958年4月,胡耀邦同志來諸暨時見到的即是西施殿殘跡。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徹底被毀。縣人民政府根據諸暨人民的願望,以及海內外知名人士的提議,決定重修西施殿,恢復西施古蹟,於1986年9月正式動工,1990年10月竣工。建築包括:西施殿、鄭旦亭、古越台、沉魚池、畫眉橋以及西施塑像和浣紗女群像,其大門為牌樓與宮門相結合的古樸形式,規模壯觀。趙朴初、沙孟海、劉海粟、王個簃、錢君?等著名書法家題寫詩詞聯語。
鄭旦亭
在浣江西側薴蘿山下的西施殿南,與殿宇相對。亭分上下兩層,下層先上石階五級,為八角重檐,周以修廊,豎石柱十二根,柱上設透雕與浮雕相間的牛腿,牆嵌石雕花窗,經盤鏇式梯級,進入上層,樓頂為古式藻井,以小斗拱螺鏇式疊砌,建築精緻,四周為欄形花窗,可眺望浣江及鸕鶿灣村,外形為三檐圓頂。正面懸顏體“鄭旦亭”三字,面前立雲紋華表一對,頗為壯觀。
諸暨市博物館
諸暨市博物館地處該市城關鎮東一路菱塘山(兒童公園旁),占地20餘畝,建築面積3600餘平方米,投資1200多萬元。1997年5月動工興建,12月28日竣工,1998年初開始布展,10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主體建築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氣勢恢宏,以漢風為基調,採用高平台、方屋頂的仿漢建築造型,內以九曲迴廊相連,是我市暨陽新城中的標誌性建築,亦被譽為浙江省縣級博物館的樣板工程。博物館內設文物史跡館、民俗館、陳洪綬紀念館、珍珠館、臨時展館五大展館。它再現了諸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濃縮了暨陽大地的民俗風情,展示了我市傳統與現代民間工藝中的瑰寶奇珍。
文物史跡館介紹了諸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內分古越舊都,浙東望縣、人傑地靈三大部分,以地下出土的文物結合資料、圖片,展現了一個歷史悠久、農耕發達、名產薈萃、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的諸暨。
陳洪綬紀念館是為紀念一代畫宗陳洪綬而特設的,紀念館內陳列介紹了陳洪綬的生平及部分陳派傳人的作品。
珍珠館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展館。諸暨是全國“珍珠之鄉”,1996年被評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珍珠串綴藝術之鄉。館內展示了珍珠的養殖、加工過程,展出了全國少見的珠王--明月珠和各類珍珠工藝精品。
民俗館以節慶禮儀、日常生活、農副生產、民間工藝四個部分再現了暨陽大地的民俗風情。
臨時展館主要是用來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具有科技性、教育性、藝術性的展覽。
諸暨博物館把嚴肅的歷史題材和活潑的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使整個展館雅俗共賞,自具特色,是一處集休閒、觀賞、娛樂、教育於一體的“館中有園、園中有館”的綜合性博物館。

社會發展

高標準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教育強鎮;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完成投資3000萬元的新世紀國小建設和城南國中擴建工作。民政優撫進一步加強,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力度,有效實行農村“三無”對象集中統一供養;圓滿完成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全街道參保人數57524人。積極推進社區建設,建立完善社區基礎檔案,探索社區格線化管理模式;探索社區黨委工作機制,在西施殿社區建立首個社區黨委;積極開展“星級社區”爭創活動;按照創建“全國縣級城市一流社區”的目標,以社區黨建為龍頭,開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加強社區治安,搞好社區共建,不斷提高城市品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