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節水灌溉系統

我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13個國家之一,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出路: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就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和水平而言,節流是首要途徑。農業用水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62%,部分地區高達90%以上,農業為我國第一用水大戶,所以大力發展農業智慧型高效節水灌溉,自然就成為我國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

方案依據

《節水灌溉技術規範》SL207-1998

《微灌工程技術規範》SL103-1995

《土壤墒情監測規範》SL364-2006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303-2011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131—2007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範》GB50174-93

《建築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DBJ/T01-26-2003

《建築電氣通用圖集》92DQ1~13

《等電位聯結安置》02D501-2

《建築物防雷設施安裝》99D501-1、99(03)D501-1

系統方案

通尚智慧型灌溉系統的控制層由控制中心、首部控制層和田間控制層三個層級構成。該控制中心採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灌溉系統中的首部控制器及其所控制的面積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智慧型灌溉單元,可單獨操作。在此基礎上將地理位置接近,同屬一個管理機構的灌溉單元組網,接入到一個中央控制室進行集中管理。同時可配合小型氣象站和土壤墒情監測站實現全自動化精準節水灌溉。該方案集前端數據採集監測,後端數據存儲分析於一體,真正形成一套基於實時數據的智慧型節水灌溉系統解決方案。

智慧型節水灌溉系統 智慧型節水灌溉系統

控制中心可單獨控制某個首部控制器或田間控制器。監控中心可實時顯示和控制整個灌區的灌溉情況,通過GPRS通訊方式與首部控制器連線,灌溉計畫由控制中心下達到首部控制器,由其存儲並執行控制中心下發的指令,並根據灌溉計畫實時控制田間控制器的開啟。

該系統解決方案,可實時採集並存儲各類數據參數,如土壤溫濕度,氣象參數,不同植物生長參數,通過對這數據的長期跟蹤和分析,可針對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種植作物,制定更加合理的施肥和灌溉計畫,實現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真正達到節水,增效,增產的目的,大力提升農業節水灌溉的科學管理水平。

系統組成

(1) 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設定在灌區管理中心,對其所管轄的灌區制定灌溉計畫,並將計畫實時下發到首部控制器執行,同時具備即時控制的功能。其設定應特別注意與管理模式相結合,其重要功能主要是根據採集數據制定合理的灌溉計畫,數據分析,檢測系統運行情況及告警等。

(2) 首部控制器

灌首部控制器通過GPRS方式與監控中心通訊,通過zigbee無線或CAN有線的方式與田間控制器通訊,可外接多個感測器,並可同時接入小型氣象站和土壤墒情站。

首部控制器本身自帶簡易灌溉管理軟體,可通過首部控制器下發灌溉計畫,該控制器可監測水泵情況、水池水位、管道壓力、供水流量和電量等參數,並可控制引渠進水閘門、水泵、過濾器沖洗以及施肥閥等。同時具有欠壓、缺相、相序、管路失壓、超額灌溉或非計畫用水等故障監測和報警功能。

(3) 田間控制終端

田間控制器根據首部控制器下發的命令執行電磁/電動閥的開啟。具備壓力、開度監測、充放電控制、上位機指令解釋執行、採集數據的上報及存儲、有線或無線通訊等功能。

控制軟體

套用軟體是實現整個系統功能的載體,是系統最終能否發揮效用的關鍵所在,因此可以說管理軟體的好壞決定著項目的成敗。系統軟體為三層結構:

(1) 數據層

數據層主要完成各類數據的採集和存儲,如土壤墒情數據、氣象數據、植物生長數據、滲透率等。

(2) 套用層

該層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執行輪灌計畫。可根據灌溉的經驗數據,以及採集的氣象、土壤墒情等相關數據,制定科學合理的灌溉計畫。

灌溉計畫設計完成後,控制命令自動下發與首部控制器,之後由首部控制器操作田間控制器、水泵、閥門、施肥等設備的開啟與關閉。在灌溉的過程中,其可根據採集的氣象、土壤墒情等參數的變化情況,如降雨停灌,墒情超限停灌等,適時調整和最佳化灌溉計畫,並提醒後台管理人員,是否按照新的最佳化方案執行灌溉計畫。

(3) 界面層

界面層為軟體設計的最上層,整個界面層設計科學、美觀、易用、易維護;該層可提供豐富的數據分析,實時顯示灌區的灌溉情況氣象參數以及整個灌區的網路拓撲圖,可結合GIS等工具多採用圖形界面,能夠自動生成各類數據圖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