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嘴喙不明顯。唇呈白色(某些個體白唇較厚)。 喉部白色。頭部呈現錐狀,前額和緩斜降。前額有淡灰色的帽子。胸鰭小而圓,兩側胸鰭後方皆有一塊白色區。背鰭巨大呈圓形,後緣向內凹。腹部呈白色。尾鰭寬大,後緣內凹,中央缺刻明顯;尾鰭末端略呈圓形。尾鰭的兩面都呈暗灰色。暗灰色的身體在海上可能呈現褐、黃褐或灰色。智利矮海豚死亡後體色很快就會加深,故也有“黑海豚”之稱。
上、下頜每側各有枚牙齒。
大小量度:成體長1.65米(無論雌雄);成體重57千克。
近種區別:在分布範圍的北部可能會與棘鰭鼠海豚混淆,但智利矮海豚的背鰭更纖細,向後延伸的距離較遠,背鰭的末端也更尖銳。
棲息環境
棲息於智利海岸的寒冷淺水區域。適水深度3~15米。 尚未有季節性遷徙的記錄。似乎較喜好潮汐大的水域。經常出沒於峽灣、海灣及河流的入口,但在相當開放的海岸亦可觀察到;遠離陸地的外海則還未曾見過。
生活習性
人們對智利矮海豚的所知非常有限,但是一般認為該種海豚生性謹慎;很少躍身擊浪。據記錄顯示它們在水中會有輕微波浪起伏般的動作,極似游泳中的海獅。經常出沒於靠近海岸的碎浪與涌浪區。棲居在分布範圍南部者對船隻較警覺,而且難以接近;而生活在分布範圍北部者,已知會游至船隻附近,也可能進行船首乘浪。 智利矮海豚具互助行為,健康個體會幫助受傷個體。
通常2~3隻結成小群活動;20~50隻的群體較為罕見,尤其在分布範圍的北部。 經常發現與覓食中的海鳥在一起。
主要以小型群游魚類為食,比如沙丁魚,此外也捕食魷魚和甲殼類動物。它們在鮭魚孵化地會捕食新孵化的幼體鮭魚。
分布範圍
原產地(海域):智利。
分布範圍從北部的瓦爾帕萊索(33°S,此為分布之北界)向南,延伸至合恩角附近的納瓦里諾島(55°15'S,此為分布之南界)。此外,也出沒在麥哲倫海峽與火地島海峽。雖然普拉雅——弗賴萊斯外海、瓦爾迪維亞、阿勞科灣,以及奇洛埃島附近的族群數目似較密集,但其分布情形似乎是連續的。已知會溯流進人瓦爾迪維亞河及其他河流內。有時也可能出現在阿根廷的極南端。
繁殖方式
交配期始於初冬,隔年春季繁殖。雌性每兩年產一仔。兩性性成熟年齡可能在5~9年。雌性在孕期和哺乳期投入大量精力撫育後代。幼豚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父母相伴,期間學習複雜的社會行為、航海以及覓食。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有效亞種。
種群現狀
唯一可靠的種群豐度數據來自智利奇洛埃島南部270平方公里60隻的記錄(Heinrich 2006)。智利矮海豚的種群總數估計低於1000隻。
捕漁業者非法捕獵智利矮海豚充作釣大王蟹的誘餌,但有證據顯示替代誘餌的出現可能導致了捕獵海豚活動的減少。
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17年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