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面符號

晶面符號(symbol of crystal face)是表示晶面在晶體上方向的符號。常用的為米氏符號(Miller symbol),它以晶面在3個結晶軸上的截距係數的倒數比來表示。晶面符號應以最簡單的數字表示。如(220)應寫成(110),(h00)應寫成(100)。

設晶體的軸率為a∶b∶c,某一晶面在a軸、b軸、c軸上的截距之比為pa∶qb∶rc,取截距係數p、q、r的倒數比,則1p∶1q∶1r=h∶k∶l,式中:h∶k∶l應化為最簡單的整數比,然後略去比例符號,用小括弧括起來,寫作(h k l)形式,即為晶面的米氏符號,其中h、k、l稱為晶面指數。例如,某一晶面在3個結晶軸上的截距之比為2a∶3b∶6c,截距係數的倒數比為12∶13∶16=3∶2∶1,其晶面符號即為(3 2 1)。當晶面與某一結晶軸平行時,相應的該晶面指數即為0;晶面如截某一結晶軸於負端時,其負號寫於相應的晶面指數的上方。例如(0 0 1)即代表截c軸於負端而與a軸、b軸均相平行的晶面。三方和六方晶系由於有4個結晶軸,相應地其晶面符號便由4個晶面指數組成,依次與a軸、b軸、d軸和c軸相對應,且前3個晶面指數之代數和永遠為0,例如(1 0 1 0)、(6 1 5 1)等。應注意晶面符號與單形符號的區別。後者是用大括弧括起來的,代表整個單形,如{3 2 1}、{6 1 5 1}等。米氏符號系由英國結晶學家米勒(William Hallowes Miller)於1839年所創的。除米氏符號外,尚有一種魏氏符號(Weiss notation),系由德國學者魏斯(C.S.Weiss)於1818年所創的,在早期曾有使用。它是直接以pa∶qb∶rc的形式來表示的。例如(3 2 1)晶面即記為:2a∶3b∶6c或a∶32b∶3c;(0 0 1)晶面則記為∞a∶∞b∶c。此外尚有諾曼符號(Numann symbol)等等,但都極少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