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店行政村

歷史記載

據史料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井氏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井店,現無井姓。
全村有柏、文、馬、胡、王、單、陳、董、楊、盧、吳、劉、曹等13姓。柏姓於明永樂十年(1412)從山西洪洞縣遷入, 117戶503人。文姓於明永樂八年(1410)從山西吉山縣崔鳳莊遷文寨村,明洪熙年間由文寨遷入, 95戶470人。馬姓由司馬複姓演變而來,首遷馬主薄,次遷東明集,後定居井店,現有65戶270人。胡姓15戶70人。王姓13戶60人。單姓於1895年從李街村遷來,現有13戶45人。陳姓8戶35人。董姓5戶20人。楊姓4戶20人。吳姓從吳沙窩遷來,現有2戶13人。劉姓於1962年由後漁沃遷入,現有2戶10人。曹姓1戶3人。盧姓2戶9人。共遷出35人,其中支邊(新疆)6人,移民黑龍江5人,湖北打江堤12人。外流黑龍江等地12人。
1944年建村政權,陳玉賢任農會長,文殿銀任兒童團長,吳愛華任婦救會長,帶領村民巡邏放哨,減租減息,配合部隊活動。1953年建立黨支部,董進修任支部書記。
解放前的井店村貧窮落後,村北的沙丘起伏,高低不平,風沙刮毀禾苗,南地鹽鹼成片,白茫茫的耀眼,農作物產量極低,小麥畝產不足百十斤。低、窪、鹼聞名的“井店窪”並非井店土地,因耕種人往往找井店老行戶(即交易人)而說成“井店窪”。解放後的發展經過幾個階段,1966年車拉筐抬,整平土地1000餘畝,植防護林200餘畝,防沙固沙,改變了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二乾渠和賈河的開挖,大大改善了全村的水利條件。1978年打機井10眼,1983年架起高壓線,1996年打封閉井50眼,修路挖溝2000米,實現黃灌井灌雙配套,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

人傑地靈

井店人思想解放,商品意識強。在1978年由柏水金、馬提綱負責,投資15萬元,建大型紙廠, 30多名工人,日出瓦楞紙4噸,收入可觀。1981年紙廠改磚窯廠,50多名工人,日出磚5萬塊,十分紅火,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民眾收入。
依託緊靠高蘭公路的優越地理位置,2000年在公路西側建起大型西瓜市場,占地80餘畝,投資15萬元硬化了市場道路,日銷售西瓜200萬斤,來自全國十幾個省的上百輛車絡繹不絕。市場的繁榮,帶動了飲食服務業,年創利稅可達二、三十萬元。各類專業戶增多起來,帶頭人是王玉愛,他從1990年開始建起廢品收購站,年收入10萬元,1995年擴大經營,收購糧食、油料、大蒜、菜椒等,至2005年,已擁有冷庫兩座,庫房56間,貨車3輛,轎車2輛,糧食購銷日均10多萬斤,固定資產達500餘萬元。在其帶動下,村內已湧現一批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如柏得所的車輛修配廠、文景橋的兄弟糧行、馬朝恩的育英幼稚園等,發展勢頭強勁。經濟發展促進了村莊建設,新房、樓房越來越多,電話電器日益普及,主街道修成水泥路面,大小運輸車近百輛,家庭小轎車20餘輛,村民由溫飽邁向小康。

教育情況

井店村人崇尚文化,重視教育。晚清時已有文維漢辦的私塾,學生10餘人,後又有文維范、文燦章等相繼開辦私塾,使本村一大批適齡兒童受到教育,有的走上革命道路,如陳玉賢、董進修等。解放後建國小, 5個教學班, 500餘名學生,胥保善為校長。村內第一所幼稚園是2001由馬朝恩投資30萬元建起的,幼兒班3個,國小班3個,教師7人,學生160多人。全村大中專畢業生30餘人,研究生2人。
該村有習武的習慣,1928年練大紅拳,教練3 人,學員30人,強身健體,保家護村。文革間中斷。1990年又馬朝恩重新組織20餘人的大紅拳班,除練拳外,還學舞獅、雜技等,逢年過節,表演技藝,引來四鄰八鄉民眾前來觀賞。1950年成立的大平調玩會班,假日農閒,搭台演出,熱鬧非常。
村里名醫不斷。早在解放前,柏思榮治療骨折外傷非常聞名,德高而藝精,十里八鄉的患者前來接骨療傷。其孫柏建軍繼承了祖業。在部隊學得針灸醫術回村開診所的楊朝軍,專治風濕及頸椎腰腿疼病,療效顯著,響譽周圍鄉村。
井店村已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明日一定會更加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