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維什-辛格假說

1949年聯合國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的貿易條件從1870年的100上升到1938年的170。由於英國出口製成品,而進口開發中國家的食物和原材料,所以阿根廷經濟學家普雷維什和德國經濟學家辛格,由此得出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條件從100降為59,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條件是惡化的。

簡介

這兩位經濟學家在1950年分別提出了發展中國際在幾十年來一直呈現商品貿易條件(淨貿易條件)惡化的趨勢,即“長期貿易條件惡化論”,或稱“普雷維什-辛格假說”。勞爾·普雷維什是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曾任阿根廷財政副部長和阿根廷共和國中央銀行行長及國家統計局局長,同時還先後被聘為墨西哥、巴拉圭和委內瑞拉等國中央銀行的經濟顧問。辛格是德國經濟學家,是聯合國經濟部創始人之一。

基本觀點

普雷維什—辛格假說認為,如果初級產品的供給是相對缺乏價格彈性的(與工業品相比),世界需求的波動會使初級產品的價格波動大於工業品。如果貿易自由化鼓勵初級產品的專業化,這意味著它將增加開發中國家貿易條件的不穩定性。然而,Matthias Lutz 和 Hans Singer (1994年)的發現實際上恰好相反——開放有輕微的降低不穩定性的傾向,而Easterly 和 Kraay (2000年)沒有發現貿易條件可變性與國家大小之間有關係(而國家大小又與開放程度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