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南山鎮在明清時代屬普寧縣氵戌水都,民國時期為普寧縣第二區四十股。土地革命時期的1930~1935年中共東江特委駐地的大南山革命根據地,是著名革命老區,屬潮普惠縣蘇維埃政府大南山特區錫雲路,1935年10月地處山區的錫坑鄉屬南山管理局,平原各村屬普寧縣第二區。解放後,初屬普寧縣第二區,1950年屬第三區,1958年併入流沙人民公社,1962年從流沙人民公社析出,建立大南山人民公社,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改設大南山區,1986年撤區設立大南山鎮。1985年鎮址從原石頭墟遷至平頭嶺。
地理位置
大南山鎮鎮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6°10′01″,北緯23°16′31″,位於普寧市區南2公里,北接市區,而北、西部分別與池尾、雲落兩鎮相接,東臨下架山鎮南部與惠來縣相鄰。全鎮總面積9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5畝,山地面積106728畝。總人口約3萬人,行政轄灰寨、什石洋、陂溝、圓山、和美、新寧、山後池、新六、梘頭寮、新村、益嶺、白馬、茅坪、錫坑、樟樹坪、下湳、田坪、華嶺等18個村委會與大南山社區居民委員會。大南山鎮交通方便,有揭陽至惠來神前公路穿境而過,南10公里抵惠來縣前埔接深(圳)汕 (頭)高速公路。北僅2公里接國道324線。地方國營三坑農場、市果樹研究中心和市委黨校皆在本鎮境內。
自然條件
1、大南山鎮域南部為大南山系,海拔高度在300~1000米之間。主峰望天頂海拔972米,是普寧市第二高峰;北部則由較低矮的平頭嶺將普寧市和本鎮相分割,北部山麓以南為練江支流白馬溪寬谷平地。 2、大南山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高溫多雨,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21.3℃,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2400mm之間;無霜期長,年平均達352天,日照率43%。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平均風速2.1m/s,最大風速25m/s。
3、大南山鎮山區水資源豐富,有三坑下水庫、 三坑上水庫兩個中型水庫和桂竹園、河田壩兩個小一型水庫。鎮區四面環山,三坑水庫排洪渠自西向東貫穿規劃區中部,東部有益嶺溪排洪渠兩條小溪流過,自然環境優美,形成了一河兩岸、依山傍水的城鎮景觀。
經濟綜述
大南山鎮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圍繞“立足資源優勢,搶抓機遇,營造環境,以創建‘生態示範鎮’為目標,力促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工作思路,團結一致,奮力拚搏,促進了老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重點企業:
廣東利泰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利泰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於2009年3月改制,是一家集藥品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機關設定
內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經濟建設辦公室(加掛財政所、會計核算牌子)、社會事務辦公室、農業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組織宣傳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按照有關規定設定的機構:
紀律檢查委員會、人民武裝部、婦女聯合會、共青團委員會、工會工作委員會。
旅遊勝跡
巍巍大南山,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 大南山,橫跨潮(陽)、普(寧)、惠(來)三縣(市),是蓮花山系的延續,西東走向,東西長50多公里,南北寬30多公里,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境內峰巒重疊,山勢險峻,主峰望天石高達海拔972米。山內密林岩洞,星羅棋布,又瀕臨南海,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大南山是中國18塊革命根據地之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澎湃、徐向前、李富春、鄧發、古大存、方方等先後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留下光輝的足跡。在市44處革命古蹟、遺址中,大南山占12處。鎮境內有普寧縣蘇維埃政權成立舊址、辦公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大窩村潮汕人民抗日游擊隊司令部機關舊址,白馬彭湃辦公的李春太石屋,碗窯坑明代瓷窯址等革命古蹟、遺址,有清代望天石紫雲洞、藏蓮寺、寶龍寺、石角庵、四方潭等古寺廟宇,還有風光旖旎、引人遐思的上下三坑二大水庫,全鎮10萬畝大山中有6.8萬畝省級生態林區。
各村簡介
1、灰寨村:灰寨村位於揭神公路西側,現有人口4946人,是大南山鎮人口最多的村;支部黨員77名;村“兩委”幹部5人。村民多以務農為生。 2、圓山村:圓山村位於揭神公路西側,現有人口2356人,在大南山鎮屬人口中等村;支部黨員39名;村“兩委”幹部4人。村民多以務農為生,大南山工業區在其轄區內,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3、和美村:和美村位於揭神公路西側,現有人口1362人;支部黨員30名;村“兩委”幹部6人。村民多以務農為生。以“廣東福爾萊紡織製衣有限公司”為企業龍頭的大南山工業區在其境內,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4、新寧村:新寧村位於揭神公路西側,現有人口1670人,在大南山鎮屬人口中等村;黨員35名;“兩委”幹部5人。位於大南山工業區的旁邊,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5、什石洋村:什石洋村位於流石公路兩側,現有人口4437人,是大南山鎮三個人口大村之一;黨員69名;“兩委”幹部8人。村內有幾家家庭作坊式加工企業,規模較少。
6、新村:新村是我市三坑下庫庫區移民村,位於流沙南街道南山社區境內,在建的陳沙公路延長線橫穿其境內,現有人口602人,黨員17名,“兩委”幹部5人。村內耕地較少,村民多以外出務工為主。
7、益嶺村:益嶺村位於揭神公路兩側,廈深鐵路大南山遂道入口在其境內,現有人口2807人,黨員45人,“兩委”幹部4人。該村屬於半山區,村民以務農或耕山種果為生。
8、陂溝村:陂溝村位於流石公路西側,現有人口4435人,是大南山鎮三個人口大村之一;黨員73名;“兩委”幹部7人。村民多以務農為生。普寧市規模上私營企業“廣東利泰製藥有限公司”在其村內。
9、山後池村:山後池村位於大南山鎮集鎮區,現有人口792人,黨員31人,“兩委”幹部5人。村民多以務農為生,集體經濟主要靠集體土地承包為主收入,村民的生活並不寬裕。
10、新六村:新六村住於三坑下庫庫區西側,現有人口669人,黨員23人,“兩委”幹部4人。由於該村地處山區,耕地較少,村民大部分已經外流務工。
11、樟樹坪村:樟樹坪村位於三坑上庫西南側,現有登記人口451人,黨員10名,“兩委”幹部4人。由於該村地處深山內,村民已經全部外流務工或務農,分布於全國各地,原址已經成為“空殼寨”。
12、下湳村:下湳村位於三坑下庫南側,現有登記人口735人,黨員10名,“兩委”幹部3人。由於該村地處深山內,村民已幾乎全部外流務工或務農,分布於全國各地。
13、華嶺村:華嶺村位於三坑上庫西南側,現有登記人口357人,黨員14名,“兩委”幹部4人。由於該村地處深山內,村民已幾乎全部外流務工或務農,分布於全國各地。
14、田坪村:田坪村位於三坑上庫西南側,現有登記人口121人,黨員11名,“兩委”幹部3人。由於該村地處深山內,村民已經全部外流務工或務農,分布於全國各地,原址已經成為“空殼寨”。
15、錫坑村:錫坑村(新村)位於廣汕公路旁、流沙南街道後壇村轄區內,現有人口1229人;黨員28名,其中60周歲以上黨員31人;“兩委”幹部共6人。錫坑村是普寧三坑水庫上庫庫區移民村,原址位於大南山系的深處,離鎮區20多公里,是有名的革命老蘇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便設在其村內的吳爺宮,徐向前元帥革命戰爭時期曾在此療傷。
1993年,錫坑村採取了以山易地和自籌資金買地方式,在現址征地33.4畝創建了錫坑新村,建成樓房18幢(以村民集資形式),並配套了學校、幼稚園、村辦公樓和老年人活動室,是大南山鎮首個全面實現村居樓房化的新農村。
16、茅坪村:茅坪村地處大南山“望天石”山下,在錫坑老寨西南方向13公里處,也是有名的革命舊地,徐向前、彭湃、古大存、方方等革命先驅曾於此留下光輝足跡,也湧現了李順古、李亞有、鍾亞告等一批名垂普寧革命鬥爭史的本村籍英雄兒女。
茅坪村戶籍人口498人,黨員16名,“兩委”幹部共4人。由於地處深山,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村內青壯年村民大多數外出打工,留守村民以耕山種果為生,茅坪鳳梨、油甘是遠近聞名的特產。
17、白馬村:白馬村地處普寧市與惠來縣交界處,由分水、白馬仔、松樹椏、溪尾、燈心湖、梅石柯和倒拔嶺等七個自然村組成,現有人口1877人;黨員60名,其中60周歲以上黨員28人;“兩委”幹部共4人。
18、梘頭寮村:梘頭寮村位於大南山鎮集鎮區,揭神公路西側,現有人口2568人;黨員74名,其中60周歲以上黨員31名;“兩委”幹部共6人。
由於揭神公路經過該村,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同時,即將開工建設的火車站在其附近,使該村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
文教衛生
大南山鎮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2所,在校學生5000多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99%,普及初等教育率100%。全鎮文化娛樂場所14個,老人活動室10個。電視差轉台1座,並傳輸有線電視19套節目。民眾文藝有管樂、英歌、潮洲大鑼鼓、舞獅等。衛生院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