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湖

晨光湖

晨光湖,是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中心的一個人工湖,始建於2002年。因為湖的周邊設有多處座位、一個大涼亭和一個廣場,武生院的學子都喜歡於清晨來湖邊學習,在學習的同時欣賞並沐浴晨光,更與湖的名字“晨光”相輔相成。如今湖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地勢為南高北低,湖東、西、北三面環山,南朝晨光湖廣場。晨光湖不與江河相連。湖水由自然降水補給,水體不得流通,水深較深,水質不適合植物生長。湖的形狀酷似中國的“雄雞”形狀。

晨光湖的景色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作為一個園林式的大學,校園無論春夏秋冬都是美不勝收,晨光湖更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晨光湖周邊

晨光湖植物物種

晨光湖周邊晨光湖周邊

晨光湖三面人工山丘上種植大量植物。品種豐富,喬木有像廣玉蘭,銀杏,垂柳等,灌木有像女貞等。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四季景致各有風韻。

【溫度】四季溫度分明。

【降水】夏季降水豐富。四季的降水平均。

【日照】夏季是日長夜短,冬季相反。

【季風】東南季風影響最為明顯 。

【小氣候】小氣候舒適宜人。

晨光湖的人工設施

晨光湖的人工設施晨光湖的人工設施

多種建築設施配置與周圍景色交相輝映。

鞦韆

涼亭

題字石頭

晨光湖全景欣賞

晨光湖的全景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讓人不由的驚嘆人工與自然的偉大創造。

晨光湖噴泉夜景

晨光湖噴泉美景晨光湖噴泉美景

晨光湖秋色鳥瞰

晨光湖秋色鳥瞰晨光湖秋色鳥瞰
晨光湖遠距離秋色鳥瞰晨光湖遠距離秋色鳥瞰

晨光湖春色鳥瞰

晨光湖春色鳥瞰晨光湖春色鳥瞰

晨光湖春色

晨光湖春色晨光湖春色

晨光湖相關文章

晨光湖為學子們帶來的歡笑和回憶,一直被我們所牢記。所以,也有些許文人墨客專門寫文章來紀念晨光湖。

晨光湖記

“晨光湖”者,人工湖也,位於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內,因朝霞紅日輝映湖上絢麗多姿而得名。

縱觀全湖:雲煙氤氳,波光粼粼,錦鱗嬉逐,白鷗翔集,傘荷扶風,樂泉噴天,環山倒映,鬱鬱蔥蔥,淡妝濃抹,寧靜致遠。入夜,彩燈燦放,皎月晶星,湖光搖曳,輝映成趣,燈船夜歌相和,此樂何極!湖邊,垂柳拂岸,虹橋凌波,團花簇錦,茂林疊翠,奇石百態,亭台弄巧,獅虎龍三山,如三獸飲湖,藏不住之青山隱隱,喝不完之綠水悠悠。春櫻、夏荷、秋菊、冬梅,四季馨香襲人,和風、細雨、凝霜、瑞雪,景象變幻萬千。湖光山色,美輪美奐,令人陶醉,誘人遐想。

環湖觀景:自東岸“山水軒”步入“晨光湖畔”,見“沐浴少女塑像”,瑩潤如玉似脂,神姿旖旎迷人。經“二泉映月橋”進入南岸“晨光廣場”,其狀宛若足球場,東端橫臥“九龍壁”——玲瓏剔透,西端聳立“華表”——巍峨挺拔。西北角有“飛來石”高懸於怪石上,風吹石動搖搖欲墜,望而膽戰心驚!每逢雙休日周末夜,場內頌詩、打拳、溜冰、嬉戲,輕歌曼舞,鼓樂喧天。西南岸為“明鏡泉”,一泓泉水叮咚,沁人肺腑。泉前為“錢學森廣場”,專家教授仰慕這位學術泰斗。往西岸,漫步走出翠綠如茵之草坪,便見“獅吼嶺”,遊人可下“山水榭”盪扁舟采荷蓮,可上“風雲亭”聽風濤觀彩雲,亦可登塔遠眺:東望良港陽邏,西看錦都漢口,南見白練長江,北觀天河機場。正北岸為“臥虎嶺”,順階踏歌而上,可至“尊師台”,學子叩拜“萬世師表”,感悟孔子名言。下山過蘆葦橋,迎風而上東岸之“藏龍嶺”,游賞傲霜凌雪之柏竹梅“三徑”,一路婆娑弄影,如歌似詠。最終回歸至環遊起點“晨光湖畔”。

若言“晨光湖”系生態園林校園中光照日月之明鏡,“晨光湖畔”則為明鏡東端熠熠生輝之明珠。“湖畔會所”古雅秀潤,溫馨清幽,頗具民族風韻。林陰花徑曲折,假山花石怪異,坐檯護欄,追新逐奇,枯藤老樹,偃臥斜倚。此地,人文流韻與人造景觀表里沁潤,升華為靜謐、秀逸、聖潔之仙境。但見:“蘑菇舞池”里,光怪陸離,酣歌妙舞,香風瀰漫。置身池中,舞者觀者,豪興狂歡,寵辱皆忘。會所內,群賢雲集,勝友滿堂,煮酒論雄,品茶言志,交流篳路藍縷之經典,互敘迎評建點之良謀。

奇哉,晨光湖!韶景神工,學府人文雅韻濃。

壯哉,晨光湖!超荊越楚,聖地桃李神州香。

——黃石黃森學

晨光湖畔賦

——紀念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校園晨光湖建成十周年

世紀之交,千禧相伴,龍年垂盼。武生學院,盛舉共襄。鑿地為壑,堆嶺綿延,辟渠引流。縮神州之版圖,成碧波之一泓,乃晨光湖也。此湖,東顧若城啟曙色,西毗盤龍溯淵源,南望揚子興浩渺,北依長河鑄輝煌。

歲次丁亥,秋去冬來,湖濱之東,又添新景:“晨光湖畔”。蘆葦小盪、荷塘月色、二泉映月,依偎其旁。徜徉其中,粉牆黛瓦與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放眼四顧,山水形勝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晨光湖畔,清靈毓秀,四時如畫,美不勝收。春來,垂柳婆娑、鵝黃綴枝;盛夏,荷花映湖、亭亭玉立;秋至,白鷺凌空、群鳥爭鳴;寒冬,銀裝素裹、萬籟俱寂。至若夜幕降臨,銀漢群星璀璨,麗湖燈火通明。流光溢彩,恍若夢境。良夜如斯,幾疑天上人間。

臨麗湖以覽美景,撫地標而抒豪情。流連湖畔,倒影似畫,移步換景,神怡心曠。環湖皆綠樹,夾道盡鮮花。仰觀藏龍、臥虎、獅吼諸嶺,或松柏青翠、竹徑幽深、梅花傲雪,歲寒三友聚一處;或築台尊師,孔子銅像矗立其上,至聖名言鑲於石壁,道德文章師千古;或高崗設亭台,濱湖築榭軒,山亭水軒相呼應。更有莘莘學子置身其中,或賞景、或晨讀、或對弈、或歌舞,悟學問之道,感師恩之重。秉以生為本理念,環境育人,以養其德,以養其文,以養其氣。

遙望四圍,別有洞天。鳥鳴樹崗,雲影浮而林泉美;柳垂水岸,花枝搖而煙霞飛。教學樓宇,中西合璧,恢宏大氣。背接學府大廈,前擁晨光廣場;左牽學術中心,右攜學子家園;東築九龍壁、雪松園;西設華表台、明鏡泉。睿智學子,多聚於此,穿梭往來,孜孜以求。學數理化明自然規律以求真,習文史哲閱世事滄桑以求善,練琴書畫悟人間冷暖以求美。

回望歷程,鋤鏟方斗化美景,艱難苦戰育精神。錢老扶掖,後輩之仁人志士,浴改革春風,悟市場大道,啟宏圖於盛世,開偉業於朝夕。嚴謹自強,師生齊心,同舟共濟創公益;求是創新,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謀和諧。

喜望未來,臨風高路,以科學為觀照;游目青雲,以立新為坐標。爭創民辦教育之最高學府,催發國家建設之優秀人才,大書“功德無量”之輝煌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