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銳
晏銳,四川人,高郵衛經歷,明朝嘉靖抗倭犧牲,贈通判。【1】
生平簡介
晏銳,字子充,四川內江人,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十一日,倭寇侵犯高郵,高郵衛經歷司晏銳領兵抵禦,戰至東關犧牲。【2】
高郵州志
清乾隆48年[1783]《高郵州志》記載:晏銳,四川人。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以都吏任高郵衛經歷司,已巳倭變,銳奉檄領兵禦寇時,倭寇方熾,而銳所統皆新練之卒,至東關與賊遇,士卒競相奔竄,倭兵乘之眾,潰敗銳死焉,求其屍不獲。事聞於朝加銳一秩,蔭其一子入監讀書。【3】
內江縣誌
民國34年《內江縣誌》卷之五 忠義記載:晏銳字子充,修偉有乾局,善書法。嘉靖庚辰以吏員授高郵衛經歷。能其官。丙辰倭夷煽亂,掠通泰,薄揚州城,巡撫陳委銳部兵東水關與對壘賊有擒獲功。越二日,賊益兵,水陸並進。兵力不支,銳獨持佛郎磯擊賊,賊擁登舟被執。協之降,大罵不屈,遂遇害。事聞詔贈府通判,與同知朱裒並祀(舊志)。【4】
晏公廟
《乾隆江都縣誌 嘉慶江都縣續志》卷之八 祠祀 記載:晏公廟在小東門內,祀明嘉靖中死倭難高郵衛經歷晏銳。東關外亦有晏公廟,所祀乃水神也。【5】
揚州雙忠祠
揚州人幾乎都知道揚州城內的雙忠祠(坐落在雙忠祠巷,內祀南宋抗元英雄李庭芝、姜才。20世紀80年代建瓊花路時,連同雙忠祠巷一同拆除,原址即今文昌中路百盛商業大廈所在地)。對坐落在城東沙口境內的雙忠祠(內祀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晏銳、朱裒),知道的人就不多了。【6】
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間(1522-1567),倭寇曾三次侵擾揚州。沙口雙忠祠中的晏、朱二人,就是在第二次抗擊倭寇侵擾的戰鬥中壯烈殉國的。明嘉靖三十五年(1356),倭寇第二次侵擾揚州。他們從鎮江渡江入沙河至揚州東郊登岸,沿途燒殺擄掠,焚劫城外店肆及民居近200家,殺死或淹死百姓數千人。時為高郵衛經歷晏銳、揚州府同知朱裒率部同倭寇激戰於揚城的東郊,重創倭寇,斬殺倭酋人,擊斃倭寇甚眾,奪回許多被擄男女及牲畜,倭寇敗退。不久,敗退的倭寇再犯揚州,朱、晏再度奮力迎戰,雙雙戰死於今沙口村境內王巷口以西,但倭寇也因傷亡慘重而敗退,揚州城得以保全。朝廷為旌表晏銳、朱裒之功績,追贈晏銳為府制、朱裒為右參議,並就地立祠祀奉二公,賜額“雙忠”,即雙忠祠。祠原址在今沙口村陳家組板凳樹(今曲江小商品市場以西附近)。1950年,該祠因年久塌毀而被拆除,現已無存。【6】
揚州抗倭鬥爭
明代,揚州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防倭抗倭鬥爭。倭是當時對日本的通稱。明代初期,日本正處於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一些封建主為獲得財富,便組織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結成武裝團伙,到中國沿海一帶進行走私貿易和劫掠騷擾,中國稱之為倭寇。後來倭寇又與中國的一些亦商亦盜的集團,如徽州人許棟、汪直、徐海,閩人李光頭等相勾結,其勢更為囂張。在明英宗正統以前,由於有較強大的海防,常給來犯的倭寇以打擊,所以倭患還不十分嚴重。正統以後,明政府逐漸腐敗,邊備廢弛,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倭寇也就逐漸猖獗。至嘉靖年間,情況更盛,成為中國最大的邊患。【7】
揚州在這方面,受害很是嚴重。如:
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月,倭寇自太倉搶掠蘇州,又轉向江北,逼近通州和泰州。【7】
三十四年(1555),倭進犯淮揚各地,揚州衛千戶供岱、文昌齡率兵至通州,與倭寇相遇,戰死。倭寇復由瓜洲、新港、通州三路逼揚州,先到薔薇港,後至霍家橋,老百姓紛紛出逃,渡船難以承擔,便沿河北走,恰與迎面而來的倭寇相遇,被殺及溺死者有數千人,又縱火焚掠。揚州都指揮張恆,千戶羅文爵、曾沂等領兵列營於教場拒之,倭寇鳴角突進,張恆等兵潰俱死。【7】
三十五年(1556),倭寇掠瓜洲,有擔鹽夫百餘人遇倭,齊以扁擔奮擊,倭不能敵,放下器杖而逃,被擊傷者甚多。【7】
同年,倭寇復至揚州,揚州府同知朱裒與高郵衛經歷晏銳率千戶賈勇等引兵出擊,敗倭人於沙河,並殲其頭領,奪四所掠牲畜。後倭兵又大量而至,逼近城東門,朱裒與晏銳督兵奮擊,然戰敗兵潰,朱與晏被虜至井巷口,被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