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正

晏文正

晏文正,男,1926年出生,字兆慶,齋號“側身樓”。山東省濮縣(今河南省境內)人。青島水彩畫的奠基人。現任青島教育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美術家協會名譽理事、山東水彩畫會名譽會長,青島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青島畫院名譽院長。擅長水彩畫、中國水墨畫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晏文正 晏文正

1943年輟學後從事設計工作,1949年在中學任教,1959年調青島教育學院任教,任藝術系主任、教授,50年代起作品曾在國家及各類報刊、雜誌發表及參加各級展覽,其作品畫風沉、豪放、真摯、水彩畫水色飽滿清新、富間境、得神韻、自成一格,中國水墨畫則繼傳統而不為法度所拘,筆墨酣暢,澹泊天真。繪畫兼容中西,廣涉水彩畫及中國水墨寫意畫等多種藝術領域,水彩畫《風雨棧橋》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窗前》入選《中國水彩畫》,《嶗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參加“中國百年水彩畫展”,作品曾在國外展出和發表。水彩《青島棧橋》被選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水彩卷)。出版有《晏文正水粉畫選》、《晏文正畫集》《水彩畫技法》《晏文正寫生散記》等,個人傳記為《追夢一生》。

人物著作

晏文正比較著名的水彩畫有《雨中棧橋》、《海水浴場》、《海濱》等,並且多次在青島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傳略收錄於傳略輯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辭典》、《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鑑》及英國劍橋《國際知識界名人傳》等辭書。

社會評說

歸帆 歸帆

在晏文正先生的書房裡,我曾見到四十年前那些水彩畫大家與晏老的通信,內容許多是關於如何發展我國水彩畫事業的。從中不難看出老藝術家們崇高的理想、沉重的使命感與獻身精神。這些發黃變脆的信箋,使我感受到歷史的溫度和激情,那是何等的至真至誠。

現在,晏文正與呂品兩位前輩被稱為青島水彩畫的奠基人已無置疑。一個時代的不同藝術門類都有著一個共性的特徵,晏老的繪畫作品使我聯想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雖然電影科技尚處於落後的境況,但那些學者型的表演藝術大家卻為我們塑造了超越時代的永恆形象。其內在的根本是至真至誠。晏老的繪畫亦然。古人講“畫以載道”,晏老水彩畫中的“道”實際上是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一個轉化,它包含著親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重視藝術家個人品格和學識修養,強調形式語言和精神境界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在傳統藝術觀基礎上的繼續與發展。晏老的水彩畫作品多產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其中更多地凸現著那個時代人文生活的刺激所引發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種種複雜交織的心境和思緒,表現出畫面意境中的精神厚度。從他對畫畫意境的追求來看,其自身文化結構有著深刻的傳統文化與新學交匯的時代胎記。晏老說:“在水彩畫的寫生中,我探索著進行藝術境界和審美空間的創造。”看他的作品使我們明顯感覺到中國古典詩詞同一美學境界中的共振。無論是洶湧的海濤,還是煙雲迷濛的峰巒,春華爛漫的生機和晚秋的蒼涼,都讓我們既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又油然生出一些基於生命現象的永恆惆悵。在濃淡冷暖的水色自然流變而成的幽明隱顯恍惚交替的背景上,構成了具有神秘意味和詩韻的形象。晏老對晨昏霧雨的表現似乎超出繪畫色彩、筆觸的直觀吸引力,令人感觸到自然變幻和心靈交織的生命顫音。晏老的作品強調了繪畫性因素,物象在一定程度被弱化,也許是因為畫家希望他可以使情感活動在審美觀照中獲得自由的體驗,飽蘊著激情筆觸的揮寫痕跡和對“留白”所產生的特殊肌理效果則被有意強化,濃郁的繪畫意味的畫面構成了審美意境,加之氣氛情緒的渲染,釀造了晏老水彩畫的特殊藝術境界。其實晏老青少年時代對各畫種涉獵廣泛,如油畫、水墨寫意畫及文學插圖等,並多有建樹,但情有獨鐘的水彩畫藝術卻始終伴隨著晏老在漫漫藝途的跋涉中求索,水彩畫創作已融入晏老的生活,成為其生命的表達方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既是晏老人格境界和藝術境界的整合,亦是人們對其從藝、治學、育人諸方面成就的由衷讚嘆。晏文正的作品兼容中西,廣涉水彩畫及中國水墨寫意畫等多種藝術領域,水彩畫《風雨棧橋》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窗前》入選《中國水彩畫》,《嶗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參加“中國百年水彩畫展”,作品曾在國外展出和發表。

晏文正本次展出的水彩畫中有一幅《嶗山明霞洞途中》,山海相依,令人如身臨其境。青島的海濱景色,是畫家的天然寫生場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不少西畫家來青寫生,如倪貽德、呂斯百、李劍晨及吳冠中等,其中晏文正就曾親眼見到倪貽德幾件筆法粗獷、頗似後期印象主義畫家塞尚的寫景青島油畫。

青島的海濱風雲變幻,大海也是千姿百態。晏文正也時常用畫筆描繪這片熟悉的水域,他的水彩畫《海浪》就是1974年去嶗山海邊為學生寫生示範所畫。晏文正對於海濱的風景畫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在這位畫家的眼中,大自然本身都是按照美的法則營構而成,一切符合美的景象,都各有千秋地達到藝術的境界。今年81歲的晏老數十年苦心求藝,但他說直至今日“偶爾在縫隙里見到一點新的東西,仍如獲至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