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底色

時間的底色

行走的足跡很平凡,就如你所見的這本文集《時間的底色》里那些看似零散但打上了時間烙印的行文短句。那些字跡緊密或疏散地構成深淺不同的顏色.或灰白或灰綠,或紅或藍。凝視這些感覺親近或者遙遠、有時清晰又覺模糊的文字,看久了,竟覺得那些顏色是屬於過去時間的底色…… 《時間的底色》的作者是李梅。

內容簡介

《火知了,一把狂野的心跳》;《窗外的誘惑》;《醒著》;《靈性與生存》;《智慧》;《未知靈魂》;《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有一種成長,我們怎能忘記》;《長大是真》;《碗裡的目光》;《迷失的孩子》;《雪緣》;《春風駘蕩菜花香》……行走的足跡很平凡,就如你所見的這本文集《時間的底色》(作者李梅)里那些看似零散但打上了時間烙印的行文短句。

圖書目錄


一、邊走邊寫
心隙間一抹一抹的感覺
鄉野的寧靜
夕陽的溫存
隆冬
午後
廊橋駐足
尋找綠蔭
里葉觀荷
愛如空氣
央金梅朵的西北
迷失胡楊林
天目秋探
益母草
相約芬芳
青山不老
鮮花與牛糞
俄羅斯疾走
夜宿香泉聽風吟,月入酣夢引鹿來
物語日本
重拾斷橋殘雪
秋日採蓮人
槳聲里的千島湖
牽牛與蝸牛
紅妖小秀女
二、湖畔思結
視窗的睡蓮
偶入茶館
禪黃的顏色
虔誠
緣與願
穿越
真水無香
歷練
我從哪裡來
嗜好
瓔珞粥
大至若“魚”
黑鳥
缺氧
你快樂嗎
金魚
至親至愛
平淡也美好
光線與時間
重生
塗畫
呆想
《越獄》也瘋狂
三、第三隻眼
火知了,一把狂野的心跳
窗外的誘惑
一撮麥茬
醒著
靈性與生存
智慧
未知靈魂
四、愛與成長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
有一種成長,我們怎能忘記
長大是真
碗裡的目光
迷失的孩子
雪緣
春風駘蕩菜花香
浪漫與現實
離開
一個人的光輝
五、畫室囈語
巴黎街燈
永遠的行者
秋水蘆花
行路
歲月如皺
後記

文摘

支好畫架,跪在一大堆拾來的梧桐樹葉前,用目光小心翼翼地撫摸每一片葉子,又在每一張葉片的方寸間緩緩尋覓,細細地品味褐紅色與灰紫黃色中殘存的點點星綠。
於是,心情再次被深秋的淒涼與滄桑所感動,細密的心隙間也仿佛有什麼東西閃動起來,纖細而悠長。
幾片鮮橘皮被輕擲到開始枯萎捲曲的梧桐葉上。人們都說深秋的橘子味道甜美,因為它吮吸了春天的晨露與盛夏的暮雨,可是,吃進去後才發覺,又添了一份難言的苦澀,彌留在唇齒與手指縫間,更沁人心底。
仰頭望著早早緊閉的窗扇和早巳斑駁不堪的牆壁,眉宇緊蹙,心弦漸漸收緊,原來,人有時也是那么脆弱,那么害怕與外面的世界抗衡……
心隙間,這一抹一抹的感覺,便被歲月之筆塗抹到面前的油畫布上。
沉著的冷月,落在樹梢頭,夜,把月色塗抹在窗戶上。眼望過去,一道道黑色窗欞切碎了清冷的夜空和月色,一條一條又斜切過心口,不禁打了個冷戰。寒,穿透了心。
望著巳塗了許多顏料的畫布,其中一些鮮艷的顏色和筆觸讓我開始恍惚,似乎看到一條似曾相識的小路。用指尖輕觸那一筆一筆凹凸不平的色痕,仿佛走人畫面的是十幾年前自己的身影。
是的,那是多么絢麗耀眼的日子!那成蔭的樹林和那土黃色的小路,把我的臉和身體輕輕托起,圈人樹葉與枝丫構成的一個個縫隙中,魚肚般的暖白色,從縫隙聞透射下來,溫暖著年輕卻帶了幾分憂鬱的心。
那悠然飛起的,是一首首自然而美麗的田園之歌,音符和曲調里的心情,升起後又輕輕落下,在草叢上,在泥土中,在一棵老槐樹盤根錯節的纏繞與依偎里。
幾隻山雀,幾棵落山果,幾片悠然飄落的青紅樹葉,和著一個偶然飛揚的感覺,會讓我吃驚一番,感嘆幾許,又低吟默語……書桌上,大把黃燦燦的野菊花,靜靜地開放在順手用廢報紙疊的大花瓶里。
然而,仰首與俯身之際,卻忽然發現,不知何時,那身影已不再輕盈和年輕。那顆眺動的心,竟會為深秋的蕭瑟與淒涼所感動,會從甘甜的橘子裡找出苦澀的餘味,會在緊閉的窗扇與殘陋的牆壁中摸索出心的冷漠與荒蕪,會為許許多多的事情找出它們各自悲傷與哀怨的理由,獨自待在幽暗與深邃的背後,直至天明……
冷月無跡,歲月留痕。畫布中的一筆筆痕跡,凝結的是這個歲月里關於一個女人的故事。
1990年12月5日杭州
無論如何,下雨與不下雨,在鄉村都是一種美好。我和幾個畫友,便是踏著雨聲,從城裡來到鄉村度過這個年末的,為的是尋覓一份寧靜。
當細密的雨點跌落到井邊的木桶上,發出有節奏的啪啦、啪啦的聲音時,我站在庭院的天井中,讓那份期盼已久的祥和與寧靜一下子沁人心扉。
視線穿過刻著歲月滄桑的舊木柵欄的縫隙,我能望見一片又一片深綠色的田野,宛如一顆顆綠寶石,被鑲嵌在一道道褐黃色或褐灰色的田埂之間,而走在田壟上的村人,便是那綠寶石的主人了。此時,雖時近中午,低低的、緊挨著那濃綠色和黃灰褐色的田壟,仍有薄薄的霧氣在靜靜地瀰漫與漂浮,仿佛我自己也跟隨那薄霧,緩緩地飄起來,飄起來……
“來,閣里有凳兒,坐坐。”庭院的女人說。樸實的江南村語,在有些濕冷的空氣中,特別溫暖人心。謝了女主人,便坐在那特別寬厚的屋檐下幾顆葡萄樹相互攀爬和纏繞而成的葡萄架旁。冬天的葡萄架上,已沒有茂密的葉子和一串串的葡萄,光禿禿的,只剩下枝藤,透過纏纏繞繞的藤藤枝枝,我看到了祥和而純美的淡灰藍色天空,幾小片幾乎透明的薄雲靜靜地掛在上面,細看,卻又像在緩緩移動,於是,枝枝藤藤間,浮現一小幅一小幅的油畫,畫面緩緩移動和變化著,精緻而美麗。
庭院的男人,正在較遠的井邊提水。四周顯得極安靜,只聽到木桶碰到井沿時,溢出來的水又擊到青石板上發出的“嗵”、“嘩”的聲音,短促而清晰,那聲音穿過薄薄的霧靄,傳人耳畔,極優美,極動聽……
“閣個女丫兒,嘎喜歡看外頭,外頭嘎冷,屋裡項坐坐。”女主人帶著些疼愛的招呼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於是。跨過老舊卻很結實的木門檻,走進了有些昏暗的堂屋。
最先進入我眼帘的,是堂屋正中間的擺設,一個古色古香的案幾,上面對頭擺著兩隻大的青瓷花瓶,瓶中插了一些只在鄉間野地才有的野菊,已經枯萎,卻絲毫沒有衰敗的感覺,相反,讓我感到每一種生命的可貴之處,它給予你的是關於生機、活力和期望,乃至生死永恆的啟迪。是啊,就在不久前,鄉村的深秋該是很美麗的一幅畫!這束花便是愛美的女主人從鄉間田壟上采來的,它是那么美麗和芬芳。我好像聞到了清悠悠的香味,樸實而美麗。
在兩個花瓶的中間的牆上,有一面大鏡子,裡面照出我和大門外的雨景,好似一幅靜寂的油畫作品。鏡子兩邊,貼著一副紅底黑字對聯,上有橫批,紅紙泛白,有些地方已破損和掉角,想必是去年寫的,可依稀辨認出幾個字:“風調雨顧……”、“人畜興旺……”
女主人從外面走進來,告訴我:“我們閣里,家家的堂屋裡項,都是瑟閣桃擺的,瓶兒表示‘平’,鏡子表示‘靜’,求的是生活平平靜靜,安安淡淡……”我真的有些感動,因感動而生出些醉意。
庭院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他們忙著倒茶、添水,忙著生火、做飯,忙著這個,忙著邪個。一直到傍晚告別,我與他們都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深深地感覺到,他們的眼神與目光中透露出的親切與和藹、樸實與善良,還有心中的邪份寧靜與安詳。看到他們,我忽然想起米勒的油畫

後記

時間在緩緩流淌。生命在悄悄燃燒,歲月留下生命的痕跡,點點線線勾勒成一個人的箋紙心印和人生底色。
從步履蹣跚到稍顯穩健,因行走而成為觀者。因觀而思,因思而有所沉澱,因這點滴的沉澱而又鼓勵自己繼續前行。行走的足跡很平凡,就如你所見的這本文集裡那些看似零散但打上了時間烙印的行文短句。那些字跡緊密或疏散地構成深淺不同的顏色。或灰白或灰綠。或紅或藍。凝視這些感覺親近或者遙遠、有時清晰又覺模糊的文字,看久了,竟覺得那些顏色是屬於過去時問的底色。映襯出一個人成長中真實自然的情感和思考,它們在紙上雀躍,或快樂或悲傷或沉靜或感傷或詼諧或凝重地構成那些點線而又成畫跡,雖然還不夠渾厚,但足以讓我品味很久。
總願閒暇時對窗獨坐。讓一個人畫案的揮灑和文字的塗寫輝映成趣。生活中總有一些思緒,一如窗外吹過的微風,你或許從未留意,但它就淺擱在心的角落,只待你筆頭的一觸即發。一直認為畫即是寫,寫即是畫,由寫生懷念,由畫抒情懷。無論窗外是風雨還是陽光。是夏季繁茂還是寒冬犀利,也無論那些悄然開放或凋零的花朵是心生了歡喜還是轉而又生出憂傷,都願意伏案燈明到天亮,盡情書寫和釋懷,在時間的蔥蘢中悉心體驗,在身心的磨礪中獲得人性的白省,更期待這些或素色或淡彩的文字素描,在目後能如涓涓細流匯成一種堅實而樸素的思想。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寫作的喜好,要歸功於國小二年級時一篇得“優”的作文,它在全班受到表揚,被下鄉的知青老師大聲朗讀。女老師散發著甜美南方口音的朗讀聲音,從此就埋在我心裡,綿延在後來的成長中。每每夜晚安靜時侯,我的內心仍能聽到那悅耳動聽的聲音,她讀出了我的心聲,也鼓勵我一直寫下去。我也曾懷疑自己從小喜歡畫畫是因為先喜歡優美文字的緣故。父親是教師,家裡窮。但書卻最多。在記憶中我讀過不少書,包括那個年代的一些禁書,我經常偷偷躲在被窩裡讀。之後考入人間天堂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當時叫浙江美術學院),似乎是應了當年語文老師那江南甜潤嗓音之故。感慨之餘。覺得這是命中注定了的文字與繪畫之緣。
從兒時追隨藝術到後來從事藝術教育,至今已經40多年,總覺得自己在追隨藝術的同時,更像是一名藝術與生活的忠實守望者,那種甘願被大生活和大文化融化和燃燒成灰燼的角色,坦白地說,是希望從更寬泛的角度、從生活的水深火熱里感悟大生活、大文化和大藝術的真正內涵。我喜歡聆聽別人的訴說,也會傾吐我的理解。我慶幸自己仍是一個一直在聽、在做和在思考的人。忙碌而充實:還慶幸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能夠把諸多人生感悟形成文字,在今天再變成鉛字。
記得五年前,一個出版界老朋友看後鼓勵我出版成書,當時文字約有25萬字。也計畫好出成兩本一套合集,甚至連其中一本歐旅行跡的文稿,也請留法多年回國的老朋友河清先生寫好了序,但由於工作忙碌。一拖就是五年。其間。倒是與同樣喜好寫文論畫的王犁老師經常切磋寫作的快樂,就文集書名和出版體例等進行過反覆溝通交流。書還沒出成,倒是精選了十幾篇雜文和隨筆,如《翡冷翠的夕陽》、《住處窗外的風景》、《塞納河的夜晚》、《游離於畫面之外的思考》、《行路》、《體味生死重生》、《視窗的睡蓮》等,陸續刊發在《今日藝術》、《中華美術》、《美術報》等專業報紙雜誌上,也算是沒浪費那幾年時光。而2007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高峰論壇會議時結識了樹才先生,又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這些堆積到桌角的文字。最後決定。分成兩個單本書出版。就先出這本《時間的底色》。所有配圖均選擇這些年因寫而生的水彩和油畫作品,儘量圖文呼應吧。
在這首本文集即將出版的時候,內心充滿激動、喜悅和感激。首先想感謝獲得法國政府授予“教育騎士勳章”的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先生。遇到樹才是這本書和我的緣分。2009年我曾專程赴京拜訪樹才先生。他在通覽文稿之後,提出了恰如其分的修改意見,讓我折服。他在本書前期出版策劃、後期審稿、校對、統稿和為本書撰寫序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個人時間和精力,甚至2012年3月赴法國訪學期間,他身邊還帶著這部書稿。他站在巴黎的街燈下打趣地說:“第一回自覺自愿做你這本書的編輯,我給自己找了個不大不小的困難,慢慢地,我明自了你的寫作行文特點,你應把文章繼續寫下去。在畫家裡面,你的文學敏感是非常少見的,將寫字視為快樂,你已同文字結下了深緣。寫字之途,一直走下去,人生也會隨之抵達深處。”兄弟般的情誼和感人肺腑之言深藏心底。機緣巧合的是2012年5月,樹才應邀赴杭參加西湖詩歌節。因該書即將出版事宜,與他相約到轉塘象山中國美術學院與我匆匆一聚,一行前來的還有慕名已久的著名詩人李笠,兩位著名才子詩人的駕臨,立時讓粗簡的辦公室蓬蓽生輝,我們在聊天中把辦公室也稱呼為“梅開居”,實在是歡心雀躍之至。臨別時樹才再送金言以對應“梅開居”:“蝴蝶飛過也是一生,我夢想著我的一生就是梅開。”激勵之意絕妙地隱含其中,讓我內心充滿“梅開”之音,一穴點中的正是我一直追逐的夢想。
回首來路,令我景仰並扶持我一路走來的恩師有很多。因此,很想借這本文集出版的機會,深懷感恩之心,感謝引領我走進藝術之門的北大荒第三代版畫創作隊伍的領路人與著名版畫家郝伯義教授和張喜良、李憶平、周勝華、陳玉平老師:感謝梁友德叔叔和全家對我學藝生活的照顧:感謝中央美術學院古元教授和史濟鴻教授在我求藝與成長道路上為我指路和把脈:感謝對我藝術學習與成長傾注了無限關愛和幫助的母校恩師: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趙延年、趙宗藻、陸放、曹劍峰、張奠宇、林康華、張玉忠、潘長臻、甘正倫、陳聿強、俞啟慧、韓黎坤、鄔繼德、李以泰、王公懿、朱維明、梁銓、張遠帆:感謝當時中國美術學院附中校長馬玉如教授和師母李慶芬教授扶持我走過工作之初最困惑的那幾年,讓我學會堅強和奮起:還要感謝吳山明、闊學林、潘鴻海、吳德隆、陸秀競教授以及殷翔雲、嚴榮濱等幾位老師對我後來藝術創作發展的關懷和指點。恩師們的厚愛使我逐漸懂得生活與工作的意義,知曉做人和做事之理,領悟如何學會思考以及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道路。在文集中有一篇隨筆《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影響》,只是節選,也是我零散記錄的初初梳理,還有一些要待日後慢慢整理。因為這個關於“影響我”的一個個故事和片段,對我的人生和藝術成長來說意味深長,我會在今後悉數的日子裡繼續這個話題的延伸。
這裡,特別要感謝我的同事王犁和廣西美術出版社老友蘇旅在書名確定、分章歸類、體例選擇、整體格調把握、書籍編排和出版設計方面給予的悉心建議和鼎力支持:還要感謝為本書的修改、調整以及翻譯提出寶貴建議的長輩、同行和好友:古漢語專家熊競華教授和馬苗荃教授、美國詩人Jim Bill教授、美術評論家黃河清教授:同事何鴻、王謙和唐珊老師:老友楊海亮、泉子、裘駿、徐豪等:感謝我的碩士研究生趙晶、陳瀟寒等同學在文字整理上所做的辛苦工作。
我還要特別感謝一直默默支持和理解我走到今天的父親和母親。從事教育工作一輩子的父親,其嚴謹、踏實、認真和執著的做人做事理念,一直影響著我走到今天。母親聰慧、漂亮、勘勞,擅長歌舞。她的性格開朗又細膩,能洞察孩子的內心,她的一手好剪紙和麵塑藝術,對我的性格、品德和認知的塑造以及走近藝術產生過巨大影響。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先生馬曉希和寶貝兒子。他們給了我一個溫暖和幸福的家。尤其要感激兒子,他正一天天長大和懂事,有很多寫作的靈感都來自於兒子的成長。
李梅 2012年6月10日於梅開居

序言

“寫就是畫”,這是李梅的說法。禪師在寺廟裡說法,李梅呢,借她的文字,在這本叫《時間的底色》的隨筆集裡說法。
李梅是畫家,懂畫畫的門道。她這么說,自有她的一番道理。等把《時間的底色》來來回回讀了幾遍,我也就認可了她的這種說法。
從1990年12月5日《心隙間一抹一抹的感覺》到2008年11月某日《秋目採蓮人》,李梅為了寫這本隨筆集,竟花了整整十八年的時間!怪不得她對“時間”這么敏感,而且還要憑藉畫家的天賦,設法辯認出時間的“底色”。
當然,在這十八年里,除了寫這些文章,李梅還乾成了很多別的事兒,概括起來說,就是畫畫和教學。畫家畫畫,可以說是自己教自己,畫家畢竟是畫出來的;老師教學,可以說是把自己所得教給學生,學生畢竟是來學真東西的。李梅這一身,就兼著“畫家”和“教授”兩種身份。
一身兼兩職,她累嗎?當然累。“能不累嗎?”李梅還會這么反問。幸虧,李梅精力充沛(儘管身輕似梅),鬥志十足(儘管心潮起伏),從課堂出來,奔鄉野畫畫,收拾好畫具,又奔回學校,一路上風風火火,也就對付下來了,而且對付得很好。
讓人驚異的是,她那個裝滿色彩、線條、點呀面呀的靈巧腦袋瓜,還時常惦記著“寫字”的事兒。這不,十八年堅持下來(現在早超過二十年了),聚沙成丘,壘磚為塔,這些文字歸攏到一起,便誕生了這本《時間的底色》。這在畫家中間,絕對是不多見的。
我是個“寫字”的人,不會畫畫,對畫家中的作家,因此就多了一份佩服。也是緣分,2007年,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的一個“高峰對話”活動上,我初識李梅。從“高峰”上下來,我們快活地走在象山校區的青山綠水之間,路上聽一個活潑、歡喜、笑盈盈的女子的脆嗓音,邊走邊解說沿途之美景,我還記得她指點一塊蘿蔔地來著……這個活潑嗓音,就歸李梅所有!
返京前夕,李梅設宴話別。聽她說起對巴黎的惦念,我不禁想到法國大詩人阿波利奈爾的名作《米拉波橋》(這首詩我熟記在心,此生想忘也忘不了),於是用法語為她背誦了兩段。從她瞬間變得悠遠著迷的眼神里,我感覺她仿佛重臨塞納河畔,看那河水被兩岸夾著,滾滾向前流去……後來,是李梅的畫作《巴黎的街燈》和詩作《巴黎街燈》繼續照亮我們在“寫字”路上的切磋之誼。
讀李梅的文字,我感觸最深的,是她的自然和隨性。她總是自然而然地寫下第一行,然後由著性子(也是隨著興致),寫到哪兒算哪兒,挖到多深算多深。我很欣賞這一點。為文之道,首推自然,刻意是做不成好文章的。隨性也是好事,心裡怎么想,手就怎么寫,嬉笑怒罵,都是性情。可以說,李梅文章的題材,就是她的生活。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可能刺激她寫起文章來。她對自己的生存際遇非常關切(這部分文字富於反思和內省),又對自己身心的一切響動極其靈敏(這部分文字既是記錄又是領悟)……有“寫字”相伴,李梅的生命無疑更活潑,也更內在了。
我在想,與不怎么“寫字”的畫家們相比,李梅是不是更加在乎“自我認知”?我總覺得,一位畫家的寫作,可能是出於同他創作自畫像一樣熱切的自我關注。李梅在寫作中,似乎一直在探索對自我的認知:繪畫那可見的外在性(色彩和形象)把畫家自己隱藏了起來。與詩人相比,畫家更具有手工勞動者的原型特徵:畫家不是直接說出事物,而是憑藉他在材料上所做的標記,告訴我們他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的。
詩人可以說是一種媒介,他把外在經驗轉化成自己的聲音。詩人把外在經驗轉化成某種不同的東西——語言,它是無形的隱喻的世界;畫家則把一種外在性——他看見的東西,轉變成另一種外在性——畫作,它是可見的形象的世界。所以說,畫家把自己變成作家,也許隱含了這么一個心愿:抵達更深的自我認知,同時解釋自己的藝術。由此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李梅那么經常地把筆尖刺向“自我”,並在描摹事物時那么喜歡動用與顏色有關的那些詞兒:褐紅色、灰紫黃色、深綠色、灰粉綠色、土紅色、玫瑰紅色、禪黃色(這種顏色我還真是頭一回聽說)……
在所有的藝術門類中,視覺藝術應該是最天然、最自發的。李梅文章中的自然和隨性,正是來自她作為畫家的天性。她的寫作似乎受到表達的直接需要的催促,不知不覺就用文字來“素描”。她的敘述性文字確實有著素描的特徵:粗線條勾勒,人物、時間、場景、氛圍……有時又突出細節,整個過程都記錄在案,在效果上抵達7某種異乎尋常的直接和生動,比如《火知了,一把狂野的心跳》,畫家幾乎把語言當作了速寫的極簡形式。
在詩人和畫家之間,有什麼共同的靈感源泉嗎?有。應該就是心性吧。從這個意義上,詩人的問題就是畫家的問題。詩人面對言語的物質符號,就像畫家面對顏料和畫布,要想超越這些質料,唯一的妙法就是動用心性中的想像力和覺悟力,只有這樣,作品才能擺脫對自然的模仿而成為一種創造。是的,心性是指心靈自由自在的本性。正是遍在的但又永遠有待發現和領悟的詩性,使一切藝術創造成為可能。
李梅把這本隨筆集命名為《時間的底色》。說到時間,我忍不住想問李梅:“時間有底色嗎?”“當然有!我只是沒直接告訴你!”李梅這么回答。我自己是這么想像“時間”的:它可能一開始就有,也可能始終都沒有。因為當你渴望指認它時,它是無的,它總是通過自身逃逸;而當你渾然不覺時,它又是有的,因為你就生活在它裡面。
那么,時間究竟會有怎樣的底色呢?我想到了以下三種可能:李梅說的“禪黃色”,樹才推薦的“虛無色”,或者天地之間的“變幻色”。
不過,對底色而言,永遠存在著另一種顏色。正像時間本身,顏色也是不可窮盡的。
2012年6月9日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