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著名導演林兆華 傾情推薦
當代最富創造性及爭議性的導演、創意先驅 彼得·布魯克
戲劇理論經典《空的空間》《敞開的門》作者
回顧生命往昔與探索之路
影響了國內外數代劇場人、戲劇理論聖經《空的空間》的作者,彼得·布魯克 唯一一部回憶錄作品
獨特的生命體驗,心靈世界與創作實踐的雙重探索,不僅會啟發創作者,也對所有探索自我的讀者有所啟示
賴聲川《賴聲川的創意學》、大衛·林奇《釣大魚》愛好者必讀
作者簡介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1925— ) 現代戲劇實驗之父,後現代主義戲劇導演的先驅,一位極富創造力的天才。出生於倫敦,牛津大學碩士,大學期間創建了牛津大學電影社。曾在皇家莎士比亞劇院擔任導演,現在領導著位於巴黎的國際戲劇研究中心。在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布魯克執導了大量戲劇、歌劇、電影和電視劇。通過他奠基性的戲劇作品《李爾王》《馬拉/薩德》《仲夏夜之夢》《摩訶婆羅多》等,徹底顛覆了演員和導演思考戲劇的方式。他的重要著作有《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流動的視點》(The Shifting Point)和《敞開的門》(The Open Door)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他為仍相信藝術至關重要的人們提供了一線希望。 ——《芝加哥論壇報》
名人推薦
名導演林兆華 傾情推薦
彼得布魯克總是不斷地讓我們驚訝——不是以那些普通的流行的方式,而是以古老的持久的方式,永遠影響著你的心靈。
——肯伯恩斯(Ken Burns),美國導演、製作人,艾美獎獲得者
圖書目錄
I
II
III
譯後記
後記
張翔
在上戲讀書時,最難忘的是台灣長春坊的一堂表演訓練課。帶課的是一個矮小的女子,她讓我們一班戲文系的學生男女自由配對,一位閉上眼睛,另一位牽著TA走出教室,想走多遠就走多遠,走出學校,走到兩站地外的靜安寺都無妨。我手裡牽著雙眼緊閉的低班女生,真的從三樓下來,徐徐走出教學樓,一直走到校門口方才折返,‘回到教室,女生才睜開眼睛。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但我們都像是剛從夢中醒來。
上戲畢業後,除了偶爾看幾齣戲,我基本遠離戲劇,因為覺得戲劇大概是所有藝術中最難的一種。但我記住了這堂課,並了解了表演不是單純地模仿動作,而首先要打開的是身體,然後是心靈,遊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接手翻譯這本彼得·布魯克回憶錄後,我興奮地發現,這個遊戲是他發明的“盲摸”遊戲的東方版(見第147頁)。八十年代拘謹的中國大學生,即便有老師的鼓勵,閉上眼睛摸一個異性的身體,也是無法做到。“盲走”,對小清新的我們來說已經足以讓心靈放飛了。
對我來說,《空的空間》是一本荷爾蒙讀物,每個這一年齡的上進青年都有這種紅衛兵情結,砸碎一切,建立一個新世界。經歷過鏡框式舞台教育後,那句“一個空的空間,就可以成為戲劇空間”成了我的新世界。EmptySpace遠沒有它的漢字組合那樣更震撼人心,彼得·布魯克像寫聖經一樣寫下了這部實驗戲劇論著,成了我們的聖經。這句開場自連同其他所有振奮我的新藝術新思想,讓我的青春期足足延宕了十多年,直到今天。
說來可笑,我其實沒有讀完《空的空間》,被它的開篇激盪之後,我又奔向了搖滾、文學、實驗電影、先鋒藝術。我至今沒有看過彼得·布魯克的任何一部戲,斗膽譯此書只是出於自己進入文字的需要。我始終認為,文字是裝載人類內心世界的最高級。為免於自我創作的徒勞,我選擇了翻譯。卻未曾想,翻譯原來是件比原創更痛苦的一件事,原文像幽靈一樣附身於你,譯到後來,我甚至覺得思維也被作者所控制。
我不敢在此對彼得·布魯克做學術總結,也不能說譯完此書後對作者增添了崇敬。相反在對此書動手之初,我甚至認為此公心地偏狹、思維混亂又故弄玄虛,跟我後來接觸的那些當代藝術家頗為近似。
譯程過半後,我開始越來越認同這個常常寫出小半頁篇幅長句的作者。彼得的原文跟他本人一樣綿長而糾結,我只能像拆線團一樣每天拆一二頁,然後癱倒在座椅上。作者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使寫回憶錄,也儘可能將他內心的各種纖維以及它們之間的糾纏不清呈現出來。這種呈現又被置於一種思辨的話語體系中,甚至很多時候因缺少清晰可辨的邏輯性而更接近於偽思辨。要知道對一個你或他來說,敘述者清晰可辨的邏輯性有多么重要。
可問題是,人或者人生的邏輯性又是一個多么複雜的複合體。對於描述這種複雜性來說,彼得儘可能做到了誠實。他並不避諱自我完善過程中的種種糾結,也不掩飾自己的刻薄和不擇手段,對內心包括各個階段的內心生活更從不停止追問。彼得·布魯克的《時間之線》更多是他的內心之線,那條可以稱之為終極困惑的內心之線,從小時候貼著鐵軌聽火車起頭,一直延伸到書末,到現在。
葛吉夫是這本回憶錄給我的最大發現,如果說畢卡索對非洲藝術的信手拈來多少有些動機可疑,彼得對葛吉夫的消化和利用則是全方位和精神性的。彼得在從事高密度外部事業的同時,從未放棄對內心的追問,直到葛吉夫的出現,開啟了他的心理研習。這種研習逐漸滲透入他的外部事業之中,他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這種心理研習擴展到身體訓練、排練和劇目創建之中。他挖空心思,想出各種方法和遊戲(包括前述的“盲摸”),讓嘈雜和紛擾在演員的身前簌簌落下,讓內心從身體內生長出眼神、手勢、動作和聲音。可以想見,演員們在一個空的空間裡,織出的是怎樣一張心靈之網,它們各自閃著微光,相互照射,又穿越空氣,進入對方,再進入另一個,進而進入四周的觀眾,如施蠱般召喚觀眾內心的感應、跟隨和加入,一齣戲就這樣完成了。
這樣說,並不表示葛吉夫是彼得唯一的影響者,而是彼得在適當的時機從葛吉夫那裡找到了方法論和創作的母本,或者說他心裡本來就住著葛吉夫,只是在遇到葛吉夫的那一刻,逐漸找到了自我內外的貫通。也就是從那時起,彼得找到了自己真正願意做的事情,他將冥想與戲劇電影合成到了一起,將生活和工作合成到了一起。如果說他的作品是實驗性的,其實驗性的關鍵字就是內心,因為之前沒有一部戲是一開始就從內心出發,又始終與內心共處的。
我時常想像,如果耄耋之年的彼得·布魯克來到今天的中國排一齣戲,會是怎樣的情景,他會想出怎樣的方法讓嘈雜和紛擾在觀眾身前簌簌落下,讓內心浮現和聚攏……
此書翻譯前後花了三年時間,實效翻譯時間為一年。譯程之緩慢,始終沒有招來出版人嚴搏非先生的一句微詞。即便如此,心亦時常不安,要不然我會在自己追加的這上百條譯註上再盤桓數月,甚至再加上幾十條。因為每一條譯註的背後也都有一根時間之線,一個星光燦爛的年代,一個熱愛新藝術而不僅是娛樂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