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時序指的是時間的先後順序或氣候時節的時間順序,而兒童的時序認知指的是兒童對生活事件順序的認知。在發展心理學中,很多行為都會受到時序的影響,例如,時序對兒童的“心理理論”會產生一定影響。
套用
對兒童時間認知的研究一般涉及時距、時距和時間副詞的理解。最早對兒童時序認知能力的研究始於皮亞傑,他認為要對事件進行排序,兒童必須具備兩種能力:一是能夠推斷行動之間的因果和邏輯關係的能力,二是理解這些聯繫的可逆的特徵的能力。
“心理理論”是指個體對他人和自己先前心理狀態及其與他人行為關係的推理或認知等,。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普遍採用錯誤信念一模型,而其中兩種經典的範式為位置轉移和內容改變等,。在以往的研究中比較一致的結論是:3歲兒童還不具備心理理論,而從4歲開始兒童的心理理論才逐漸發展起來。對心理理論任務進行分析,我們就會發現任務和時間是有很大關係的,任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髮展的。理論上說,兒童必須先具備時序認知能力,即能夠區分這些任務中的時間先後次序,才能正確回答涉及到時間先後次序的錯誤信念問題。
要真正了解時序認知與心理理論的關係,首先必須對時序認知進行仔細考慮。那么更應該了解的是兒童對心理理論故事中的時序認知的程度如何。影響兒童心理理論水平的另一因素是兒童對心理理論任務本身所含時序的理解程度。如果兒童對任務本身所含有的時序沒有正確理解,那么他們對任務的理解就是混亂的,不知道什麼是先發生、什麼是後發生的,從而就很難完成“心理理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