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背景
1997年CNES在研究小型衛星時提出“3S"(SPOT Successor System)平台概念,以實現成本降低、技術創新、用戶服務及性能更新等目標,而新一代光學成像衛星Pleiades正是這一概念的具體體現。
Pleiades衛星是法國和義大利奧菲歐( ORFEO,即光學和雷達聯合地球觀測系統)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括義大利的“宇宙一地中海”( COSMO-SkyMed)高解析度雷達系統。為防止資源重複,2001年1月法國與義大利簽署了雙邊協定,義大利可以接收法國光學成像衛星的數據,同時也向法國提供雷達衛星數據。2003年10月,CNES和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簽署了價值3.14億歐元的契約,用以研發2顆Pleiades衛星,同時由泰雷茲一阿萊尼亞宇航公司(丁hales Alenia Space)負責星上成像儀的開發。2005年,CNES又與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國的航天機構簽署了該衛星的研製契約。
主要目標
Pleiades項目是SPOT衛星的後續任務,軍事套用由法國國防部負責,民用和商業套用由斯波特圖像公司負責。該衛星星座的主要目標包括:
(1)提供光學高解析度全色圖像(0.7m)和多光譜圖像(2.8m);
(2)實現全球覆蓋,每天可對地球上任意位置進行觀測;
(3)提供350km x 20km或150km x 40km的立體圖像,拼圖尺寸可達120km x 120km;
(4)每顆衛星每天提供250幅以上圖像;
(5)支持地面覆蓋的風險管理和服務(靈敏性設計、快速回響運行概念及高效地面段)。
衛星概況
Pleiades衛星乾質量為940kg,推進劑質量為75kg,整星質量只有SPOT-5衛星質量的1/3。它將運行在高度695km、傾角98.2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降交點地方時為10:30,軌道重複周期為26天。衛星採用阿斯特里姆公司的天體衛星-1000 ( AstroSat -1000)平台,三軸姿態穩定,可進行滾動和傾斜機動,傾角高達60度。
衛星結構設計目標是實現衛星高敏捷性和高定位精度。高敏捷性要求衛星結構小巧,因此其成像有效載荷集成在平台內部。高定位精度則通過簡化成像儀和平台之間的接口來實現。平台採用六面體結構,頂部以固定安裝方式安裝了3副太陽電池翼,以120度間隔均勻分布,直接與平台相連;每塊基板大小為2.3mx1 .0m,採用輕型基板結構和三結砷化稼電池實現尺寸最小化,其壽命末期功率為1.5kW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150Ah。星載3個星跟蹤器採用準四面體結構,使姿態定位精度最最佳化,姿態控制精度可達0.017度。
Pleiades星座的兩顆衛星以1800相位等間隔。1顆Pleiades衛星可在5天內實現全球覆蓋,在星座部署完成之後,4天能實現全球覆蓋。衛星X頻段下行鏈路有3個通道,傳輸速率為465Mbit/s, S頻段鏈路用於支持跟蹤、遙測和遙控(TT&C)服務。
與SPOT系列衛星相比,Pleiades衛星主要在空間解析度、觀測靈活性及數據獲取模式等方面進行了重新設計。SPOT系列衛星通過改變遙感器的方向來對不同區域進行觀測;而Pleiades衛星採用了使衛星整體繞滾動軸、俯仰軸大角度側擺的方式,靈活地實現了對不同目標的觀測。Pleiades衛星解析度和動態範圍的增加,必然會提高數據率。例如:從SPOT-4衛星到SPOT-5衛星,數據率增加了7倍;從SPOT-4到Pleiades衛星,數據率增加了27倍。為了提高壓縮性能,Pleiades衛星運用了新的圖像壓縮算法(小波變換和位平面編碼器),同時還要滿足用戶和專家對圖像質量的要求。
完成組網
2013年,歐洲阿斯特里姆公司宣布,隨著品宿星-1B衛星和斯波特-6衛星完成在軌認證,昴宿星衛星星座己組網完畢。阿斯特里姆服務公司將從品宿星-1A/1B衛星組成的全覆蓋星座傳送圖像。此種配置世界上只此一例,能提供相當高解析度的日常重訪能力,並保證24 h內能獲取地球任意一點的圖像,還能日常監視任何地點並實現覆蓋2次。昴宿星-1A/1B衛星是歐洲第一個相當高解析度的對地觀測衛星星座,定位在相距180度的準極太陽同步軌道,高度695 kmo品宿星衛星在民用市場提供特殊性質服務:能提供圖像,每天能獲得900張圖片,並有相當的靈活性(快速定位),獲取方式多樣(立體、馬賽克、通道、目標)。斯波特-6,7衛星星座將與昴宿星衛星聯合運行,數據解析度可達1. 5 m。昴宿星-1A/1B,斯波特-6、7衛星將在同一軌道上等距分布,這使阿斯特里姆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家能提供全譜系不同解析度的地球觀測數據(中解析度到高解析度),意味著每天都能以高解析度和極高解析度觀測到地球上的任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