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1]
譯文
推崇稟賦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稟賦;
貶抑稟賦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稟賦。
推崇稟賦的人無所作為,並且不存任何目的。
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為,但是不存任何目的。
推崇行義的人有所作為,並且存著特定目的。
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響,就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
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講求稟賦;失去了稟賦,才要講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講求義;失去了義,才要講求禮。
禮的出現,使忠信淪於澆薄,也是大亂的禍首。
從前的有識之士,把握“道”的浮華外表,其實正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於澆薄;存心實在而不陷於浮華。所以要捨棄後者而採取前者。[2]
出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八章。[1]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4解讀保存稟賦,不要刻意修德
本章開頭的幾句話在不同版本里略有出入,現在這個版本是根據許多專家的研究而定的,因為這樣最合邏輯。
“上德、下德”里的“德”是指稟賦或本性;“上”、“下”不是形容詞,若做形容詞,就指上等與下等,但是人的稟賦怎么分上、下等呢?如果“上德”是上等的德,“下德”就是下等的德,如此一來就有上等的稟賦和下等的稟賦,顯然與“德乃天生稟賦”不符。所以不應該將“上、下”視為形容詞,而應視為動詞,“上”代表推崇,“下”代表貶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即推崇稟賦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稟賦;貶抑稟賦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稟賦。
凡是主張需要刻意修德的人,都是預設人的稟賦不好、不夠理想。老子認為推崇稟賦的人不刻意修德,只要好好地保存稟賦,即是“有德”。貶抑稟賦的人認為稟賦不好,所以才不忽略修德。如果把“德”當作稟賦,“上”、“下”當動詞,上是推崇,下為貶抑,整句話的意思就清楚了。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意即推崇稟賦的人無所作為,並且不存任何目的。
“無以為”就是不存任何目的,“無為而無以為”即無所作為也不存任何目的。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意即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為,但是不存任何目的。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意即推崇行義的人有所作為,並且存著特定目的。
“行義”在老子看來有其特定目的,但至少做的是好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意即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響。
你對別人很有禮貌,人家照樣罵你;你跟人家下跪,人家照樣不理你。有禮的人得不到回響,怎么辦呢?“攘臂而扔之”,意即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因為儒家強調“禮”,而禮就是問題所在。講“道”的話,什麼都不用做;講“德”的話,就是“上德”,無所作為,並且沒有特定目的;退而求其次是“上仁”,有所作為,但是沒有特定目的;再下來是“上義”,有所作為,並且有特定目的;一層一層到“禮”就麻煩了,不但有所作為,還得不到回響,只有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2]
禮是禍首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意即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講求稟賦;失去了稟賦,才要講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講求義;失去了義,才要講求禮。
此即“去彼取此”也,去除那個,選擇這個。此外,由“失道而後德”一語,可知每況愈下的過程,與人的選擇有關。人生本來就是選擇的過程,人與其他生物的差別,就在於有選擇的能力。以禮樂來推行的時候,這個世界上只能勉強維持秩序,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各種後遺症。“禮”真是最後一步了,再下去的話,就會變成野蠻世界。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意即禮的出現,使忠信淪於澆薄,也是大亂的禍首。“忠”是真誠、負責,“信”是守信、守約、說話算話。如果人人真誠,說話算話,根本就不需要禮。一旦用禮來約束,禮往下發展就是法治。譬如,與人簽約,會有約定的內容,一有約定的內容,就會引發各種問題,簽約之後不能履行。
禮出現後,人們有了基本的禮儀,然而常淪為表面形式。譬如,人與人相處,表面上禮節都做到了,內心卻沒有真摯的情感,這樣就是不忠不信。“忠信之薄”,也就是刻薄、不夠厚道。
厚道只是做人的本分,人生在世,就應該忠信、厚道。然而因為有禮,很多人行事不問後果,表面上冠冕堂皇卻缺乏真心,導致天下開始大亂。老子批評“禮”還算含蓄,莊子簡直視“禮”為洪水猛獸,認為講究“禮樂”,將來就會有人吃人的現象。為何守規矩、有禮貌,將來就會人吃人?關鍵在於“虛偽”二字,一談起禮儀就開始安排名分,講究如何表現,反而忽略真誠的情感而變得虛偽。虛偽一旦出現,到最後就會顯露出動物的原始本性。[2]
存心實在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意即從前的有識之士,把握“道”的浮華外表,其實正是愚昧的開始。
“前識者”,即有識之士、先知,所識的正是“禮”。亦即以為禮可以安定人間,結果卻是“愚之始”。一般有識之士好像很聰明、很能幹,其實他所把握的只是浮華的外表罷了。
《韓非子》有一則故事說:有個人練了一些法術,會占卜、算卦,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事情,他應該算是很聰明了。有一天他坐在家中,幾個弟子站在旁邊,門外有頭牛在叫。弟子一聽就說,是頭黑牛,牛腳是白色的。老師說:是黑牛沒錯,不過它頭上的角才是白色的。師生兩人見解不同,於是就派書僮去外面看,結果是一頭黑牛,角上綁著白布。這個人和他的弟子修煉十幾年,有這種功力,聽到外面的牛一叫,就知道牛是黑色的,但聽到牛叫,叫書僮去外面看看就知道是黑是白,又何必練這種功夫呢?這就是說,不要為了一些無謂的事物傷腦筋,此即“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意即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於澆薄;存心實在而不陷於浮華。所以要捨棄後者而採取前者。
看到別人出醜,幸災樂禍,就是澆薄的心態;如果看到別人鬧笑話,感同身受,如同自己出醜一樣,這才是“不居其薄”。
本章依專家之見,刪掉了王弼本里“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之下的“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是因為談了“上德”就不必再談“下德”。“上德”之後接著是“上仁、上義、上禮”,把“上”解釋為推崇的話,就不需要再來一個“下德”。如果“上德”之後有“下德”,接著才有“上仁”,如此一來,“下德”與“上仁”有什麼關係就很難分辨,這一句多出來反而不合邏輯,違反了道、德、仁、義、禮的順序。經過傳抄、傳刻,難免會出紕漏,對這個版本,要依孟子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把它暫且刪掉,更重要的是帛書《老子》甲、乙本都沒有這句話,鐵證如山,還是刪掉比較好。
本章開始進入“德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路下來就是道、德、仁、義、禮的順序。到“禮”的時候,社會才建構起來,就像儒家所說的制禮作樂,但這樣一來反而產生了後遺症,因此,老子的想法是要回溯到根源,掌握“道”與“德”。“德”是指稟賦,等於保存好自己的稟賦。所以守住內在本性就夠了,外在的一切安排得愈多,困擾反而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