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牡丹亭》人物]

春香[《牡丹亭》人物]

湯顯祖的著名戲曲作品《牡丹亭》中的人物,杜麗娘的侍女。 春香在《牡丹亭》中是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她以純、真的性格與杜麗娘在《牡丹亭》中交輝相映,並對戲曲發展有推動作用。 從春香在《牡丹亭》中表現出來的性格,可以體現出封建社會體制對女性的本性的壓制以及被壓制的女性對自由的渴望、對美的嚮往的抗爭。

基本信息

故事簡介

《牡丹亭》是我國明代戲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品,是整個明代傳奇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描述的是一名官家小姐——杜麗娘對個人幸福追求的故事。通過描寫她與書生柳夢梅在愛情上生生死死、悲歡離合的經歷,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對婦女本性的壓制。作品主人公為了愛情,敢於衝破封建禮教和門第觀念的束縛私自結合,這無疑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禮法規範和門閥制度的反抗,表現出作者民主的思想傾向。

人物分析

春香作為杜麗娘的貼身婢女,在故事中是必不可少的,她是一個個性極為鮮明的形象,熱情、開朗、活潑、潑辣,具有大膽的反抗精神,對於封建禮教來說,她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是“胡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用兩個字表達,就是“純”和“真”。

純,是指單純、天真爛漫。真,則是指率真、坦率。而這兩字著重體現在《牡丹亭》第七出《閨塾》中。

這一齣戲,是杜麗娘走上覺醒之路的起點,而爆發點卻是春香。在這齣戲中共有三個人物:陳最良、杜麗娘、春香。寫的是迂腐學究陳最良為閨閣小姐杜麗娘上課的情形。由開場、教書、寫字和詢景四個情節構成。

這段戲由春香主動挑起矛盾衝突並充當了主將,而杜麗娘助戰,終於大獲全勝;陳最良被動應戰,結果理屈詞窮,一敗塗地。戰勝了代表腐朽封建思想的陳最良不但體現出了春香的大膽、勇敢、潑辣的性格,更充分體現了被壓抑的古代婦女想要衝破禁錮她們身心的牢籠的強烈願望。

春香在劇中是杜麗娘的對比形象,又是杜麗娘本性中未表現出來的一面。春香活潑、開朗、潑辣、勇敢,與杜麗娘溫馴地接受父母安排,成為一名溫柔賢惠、三從四德的大家閨秀形成鮮明對比。春香性格的最大特色是“憨”,一方面表現為天真,與杜麗娘形成對比,用她的天真憨厚映襯杜麗娘的深沉苦悶;另一方面表現為對封建說教毫無顧忌的揭露和嘲弄。

在《閨塾》這一齣戲中,春香處處與陳最良“胡鬧” 。聰明潑辣的伴讀丫鬟對峙封建愚昧的潦倒塾師,兩者的矛盾衝突處處可見,“鬧”出了杜麗娘反對封建禮教和追求個性解放的意識及愛情的嫩芽,同時也表現了嚮往自由之心與封建禮教的衝突。正是春香性格中的“純”使她不了解“情”這個字,春香不明白杜麗娘為什麼會為了夢裡的一個人茶不思飯不想,把自己弄得一副憔悴不堪的模樣。杜麗娘對春香說她對“夢中情人”的思念,但春香只回了一句:“夢兒里事,想他則甚!”這樣虛幻的事在春香看來是不值得去想的,說明了她不了解“情”字,還是一副純情無知的模樣。

春香的性格在劇中是十分鮮明的,封建社會是形成她性格的因素之一。“女性是一種沒有自我意願、自我決策權利和自我行為體現的物化了的附庸” 。女性在封建社會裡只是被看作攀援著男人的植物或被人閒置的納涼工具。他們用種種規條規範她們的言語、行為,如三從四德、《女誡》、《閨範》等,要求女性要事事遵從規條,不能有半點差池。身為杜寶手中明珠的杜麗娘是如此,更何況是出身貧寒的小小丫鬟春香。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在封建官僚杜寶的府邸里生活的杜麗娘只能天天在房中做女工,唯一一次活著踏出自家的門檻的時候就是她出嫁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當她去世的那一天。由於身份的不同,春香所受到的約束並沒有杜麗娘的多,對她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高。她只須做好分內事便可,並不需要象杜麗娘那樣一定要“知書知禮”,在“他日到人家”時“父母光輝”。這樣她性格上的率真就不被限制了。

雖說對春香的要求不高,但封建禮教對其的要求仍是存在的。古代女子被要求三從四德,而賣身為奴,那便只能聽主人的話。陪伴在小姐的身邊是她的幸,也是她的不幸。幸的是不會被人太過欺壓,她的勇敢也不會因為了生存而被磨滅;不幸的是對杜麗娘的束縛,春香也得承受一部分。整日只能待在繡房,毫無自由。拘禁著身,也束縛著心,不由對自由渴望不已,萌生了反抗的念頭,她讓人看到了對封建禮教的嘲弄,對美的嚮往,對自由的渴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