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拼音:chūn yú
釋義:春天將盡未盡之時;釋為春天的尾巴。
出處:南朝梁元帝《採蓮賦》:“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示例: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雲公》詩:“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宋宋祁《集海雲鴻慶院》詩:“地勝祠仍古,春余物偏華。”
春余遣興
原詩
春去日漸遲,庭空草偏長。餘英間初實,雪絮縈蛛網。
好鳥多息陰,新篁已成響。簾開斜照入,樹褭遊絲上。
絕跡念物閒,良時契心賞。單衣頗新綽,虛室復清敞。
置酒奉親賓,樹萱自怡養。笑倚連枝花,恭扶瑞藤杖。
步屟恣優遊,望山多氣象。雲葉遙卷舒,風裾動蕭爽。
簪纓固煩雜,江海徒浩蕩。野馬籠赤霄,無由負羈鞅。
作者簡介
元稹(zhen),字微之,河南河內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於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
張嵲《春余》
【作者:張嵲(nie)】
【年代:宋朝\代】
【詩文】:
春余白髮日蕭蕭,無復當年湖海豪。
為吏應須長孫子,裁詩要及九牛腰。
畫-春余圖
簡介
畫名: 春余圖
作者:華三川
款識:_ _春余圖。白玉搔須金步搖,春衫紅勝百花嬌。歲在乙亥臘月浙東華三川畫於海上(1995年)
鈐印:_華三川印(白文)、漁村子(朱文)、蟹浦人(朱文)
尺寸:135×69 cm 約8.4平尺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華三川(1930-2004),浙江鎮海人,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曾擔任中國美協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少年兒童出出版社專業畫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擅長人物畫及連環畫,曾獲全國連環畫評選一、二等獎和榮譽獎。1976年以來從事人物仕女畫創作,作品傳播海內外。2004年7月16日,華老因腦梗昏迷導致心力衰竭在家鄉鎮海病逝。出版有《華三川仕女畫集》數種。
華三川創作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是《七桂芝》連環畫;封筆之作是1985年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明珠》;迄今為止共創作百餘本連環畫作品;從事連環畫的時間為35年。
特色
華先生的工筆仕女畫,有盛唐張萱、周昉的華貴、富麗、細膩至臻的遺風;有吳門畫派的清秀、恬靜和典雅;有陳老蓮的凝重和質樸;也有海派四任的風韻。華先生的畫在色彩上繼承了傳統工筆人物畫的技法,也融會吸收了西洋水彩畫的表現技巧,中西合壁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