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臨村

春臨村

春臨村位於西安市雁塔區曲江南湖東南方向2公里處,占地大概3000畝,人口2000人,主要以工農業為主。2005年起開始拆遷,未來可能變成小區形式。

春臨村歷史

春臨村何時建村,無考證。據從前村口石碑文字記載,春臨村在唐代稱仵村,明萬曆前稱王榭村,萬曆年間楊氏祖宗定居,以村為漢時春臨宮而易名為春臨村,舊時村口牌樓處立有刻著“古鳳棲處”一塊不知年代的石碑,楊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按殘存家譜推算,已傳至二十五代,約占全村總戶數的四分之三。

全村以農業為主,輔以商賈。

原村四周有城牆,牆基一丈,58年在大積肥運動中被毀,東西街道三條,布局合理,互相小巷相通,設東西城門,毀於80年代末期。

全村原有公共建築多處,西北角有古塔,東南角的魁星樓,村東的代王廟、菩薩廟、娘娘廟、村內的老爺廟、土地廟、五道廟、楊家祠唐,村西的清華宮,這些多在58年後相繼被毀。

現全村共有人口1700餘人,490餘戶,分8個村民小組。在8個小組中,從九O年代以來,設村民代表制,未設組長。

現村兩委會組織健全。

全村原有耕地2230畝,南繞征地500餘畝,(每畝6000元),西柞征地54畝,現余耕地1440餘畝。全村以楊氏為主,李姓數10戶,其它姓更少。多為上世紀45年先後遷入,各姓之間和睦相處,楊氏雖大,沒有宗族觀念,排客思想,平等相待,是稱春臨村一大優秀傳統。

98年以來,村民小組不設組長,僅以各組選出的三名村民代表大會代表,在村主任的委託下,履行一定的行政職能。已形成一種定式,在實際工作中運作成效明顯。

春臨村大事記

解放後春臨大事記:

1、69年春臨各派實現大聯合,在全公社率先成立革委會,推進了全公社的形式。

2、70年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以解決水利問題大口幅井開工,創造了全國第一家大口家輻射井,在71年的陝報頭條人民日報三版作為新事物發表,71—72年全國十幾個省市參觀學習。

3、73—74年,打成大口輻射井六眼,襯砌渠道2400餘米,植樹120000株,成為遠近的密林村,先後國務院檢查組,水電部錢正英部長、省委書記李瑞山、霍仕廉、市委書記彭天奇、孫長興、市長衛明中,焉培祥,區委書記王治富,區長楊培仁等領導相繼到春臨村指導工作,陝報主編丁濟滄在村駐隊半月有餘。省農業廳、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西安市地下水大隊,區政府、由副區長楊培仁帶隊區委書記王治富帶工作組駐隊等單位都派工作隊駐村幫助工作。

4、七五年,全公社機械在夏季進行了平地會戰,為全區七六年平地會戰提供了借鑑。

5、七六年組成120餘人,參加了郊區平地會戰。

6、81年全鄉第一家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

7、從71年—78年,組織鍛鍊了很有影響的春臨116人的水電連隊伍。89年—98年修建東西村門樓。

8、2002年鑽井、水塔基本解決了全村飲水,修建了300平方米的辦公樓。

9、2004年村容整治。清理垃圾8000多立方,拆除亂搭亂建70餘處,植樹3000餘株,建公廁5個,受到表揚。

10、2002年—2004年先後二次被評為先進支部。

11、2004年評為區文明村。

12、2005年硬化道路2900米。建成有舞台、籃球場的文化廣場。

13、2006年被市城改辦批准為首批城中村改造村。

14、2007年建成春臨村農貿市場,對村上上水管道進行部分改造。

15、2009年正在進行主幹道的下水工程面積約2000平方米。

16、2010年開始拆遷,所有村民轉為非農業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