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漲簡介
英文:freshet in spring拼音:chūn zhǎng
釋義:春季漲水。
出處:唐杜荀鶴《送人歸淝上》詩:“ 巢湖春漲喻溪深,纔過東關見故林。”
示例:宋陸游《成都書事》詩之二:“廢苑煙蕪迎馬動,清江春漲拍堤平。” 清曹寅《雨霽過滄浪亭》詩:“赤欄晼晚添春漲,皷角頻疑小隊來。”
湘橋春漲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衝垮,太守常煒重修之,並創傑閣於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定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紹熙五年門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並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林驃、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並於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隻,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並鑄生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門(1842年)洪水,東墩鐵牛墜入江中。故有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樓台二十四樣,二隻鐵牛一隻溜”。梁舟結合的格局,使廣濟橋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點:
一、“十八梭船二十四洲”,橋由東、西兩段的24座橋墩和中間的十八梭船連線而成,浮橋可開可合,結構奇特,同時,還集梁橋、拱橋、浮橋於一體,這在中國橋樑史上還是個孤例;
二、“二十四樓台二十四樣”,即在橋墩上建築起形式各異,用途各別的24座樓台亭閣,真可謂是重領聯閣,濟美聯芳;
三、“一里長橋一里市”,廣濟橋地處韓江中游,是廣東東部同福建、江西的必由之路,韓江又是粵東交通運輸的動脈,所以,廣濟橋一建成便成了貨物集散和轉運的重要樞紐,由於橋上店鋪林立,熱鬧非凡,所以有“到了湘橋問湘橋” 的佳話。
這座大橋每一個橋墩距今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宋代建成第一個橋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後共延續了300多年。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在大江上建造這樣的大橋,其難度是超乎人們想像的,故潮州民間便流傳許多“仙佛造橋”的傳說。據說,韓愈擔任潮州刺史後,時常登東山門(即今筆架山)遊玩。但深感過江之苦,便請他的侄孫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一起造橋。韓湘子造東面一段橋,請八仙來幫忙。韓湘子親自去鳳凰山取石,把石頭都變成黑豬,一路趕來,但最後一群豬剛趕到鳳南時,給一個孕婦識破,怪叫起來:石頭怎會走路!一句話泄破了天機,石頭再也趕不動了,因此韓湘子負責的那東面最後幾墩沒有修起來。廣濟和尚造西南一段橋,也請來十八羅漢幫忙。他親自去桑浦山開取石頭,把石頭點化成群烏羊,一路趕來。但當最後一群烏羊趕到半路時,碰到當地一個惡霸地主,存心想奪取這些羊,便說:“你這和尚哪來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廣濟和尚被糾纏得不耐煩,便說:“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趕到你田裡去吧!"地主把羊一齊趕到他自己的田裡去,卻變成一座座烏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壓掉了。相傳這就是浮洋烏洋山的由來。因此,最後一批黑豬,烏羊沒有及時趕來,中間一段橋便沒法修攏。怎么辦?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將手中的蓮花瓣拋向江心 化成十八條梭船;廣濟和尚一見,立即拋下禪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隻大船拴住,成為浮橋。這樣,人們為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既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湘橋春漲”描繪在暮春三月桃花水汛,韓江水漲,河面增闊,十八梭船的漲落隨潮水浮沉升降與橋東西墩連成一線,恰似長龍臥波活現。展望江面,但見韓水上游輕舟點點隨波飛馳,中游東岸筆峰搖翠,下游鳳凰的桃花盛開,景色迷人。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進士鄭蘭枝盛傳海內外的“潮州八景”詩中,描繪得絕妙:“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激石雪飛樑上冒,驚濤聲徹海門潮。鴉洲漲起翻桃浪,鱷渚煙深濯柳條。一帶長虹三月好,浮槎幾擬到雲霄。”
隨著歷史的變遷,廣濟橋幾經修築。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桁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樑。1976年又一次進行擴建成現狀。1988年3月,廣濟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下游一公里處新建了韓江大橋,為保護修復這一全國重點文物單位提供了重要前提。廣濟橋位於潮州東門外,橫跨浩瀚的韓江兩岸,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始建於宋乾道七年(1171),始為浮梁,稱“康濟橋”。此後,歷二百餘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潮州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台廿四樣,二隻釒生牛一隻溜”,唱的就是湘子橋的歷史風貌。“湘橋春漲”是“潮州八景”之一:時當暮春三月,韓江水漲,河面增闊,湘子橋東西段中間十八梭船連成一線,真似長龍臥波。觀上游兩岸的滴翠竹林,下遊仙洲盛開的桃花和沿江的綠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有詩讚道:
湘橋春漲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
激石雪飛樑上鷺,驚濤聲徹海門潮。
鴉洲漲起翻桃浪,鱷渚煙深濯柳條。
一帶長虹三月好,浮槎幾擬到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