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攝影師托馬斯在倫敦的—家公園,偷拍了一組關於情人約會的照片。後來,照片上的那位女子拚命地想要得到這些底片,引起托馬斯的懷疑。托馬斯把照片不斷放大,最後相信自己在照片上看到了—具屍體和—個拿著槍的人,他似乎發現了—起謀殺的現場證據。托馬斯試圖根據照片上那些含糊不清的證據來揭露這樁謀殺案,但是毫無結果。這時,他的工作間遭到洗劫,照片也不翼而飛。托馬斯原來堅信技術發明,如照相術能夠使他獲得和征服現實,因而沉迷其中。後來他終於發現現實與關於它的複製品,以及人們對後者所產生的幻覺之間的關係是不確定的。結尾時,學生們表演—場想像的網球比賽,托馬斯產生了某種啟示作用。對於那些表演者,那個想像中的網球當然是“真”的,正如那些作為證據的照片上的形象對於托馬斯而言很可能只—種幻想—樣。學生們的表演成為托馬斯的思想發生變化的—個象徵,托馬斯此時已不再企圖區別真實與幻想之間的界限。他想像網球正出了界,把它拾起來扔還給學生們。托馬斯在拾起想像中的球時,並沒有放下他的照相機,對他來說,現實與關於它的複製品以及人們的幻想之間的界限毋寧說是並不存在的。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Jane | |
莎拉·米爾斯 | Patricia | |
戴維·海明斯 | Thomas | |
簡·伯金 | The Blonde | |
吉蓮·希爾斯 | The Brunette | |
彼德·鮑勒斯 | Ron | |
周采芹 | Thomas' receptionist | |
Veruschka von Lehn.. | Verushka |
職員表
製作人 | 卡羅·龐蒂Carlo Ponti、Pierre Rouve |
導演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副導演(助理) | Claude Watson、Antal Kovacs |
編劇 | Julio Cortázar、托尼·諾格拉、Edward Bond、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Antonioni |
攝影 | Carlo Di Palma |
配樂 | Herbie Hancock |
剪輯 | Frank Clarke |
選角導演 | Irene Howard |
美術設計 | 阿什頓·戈頓 |
服裝設計 | Jocelyn Rickards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年份 | 獎項 | 屆次 | 獲獎對象 | 是否獲獎 |
1967年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第39屆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提名 |
1967年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 第39屆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提名 |
1967年 | 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 第20屆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獲獎 |
1967年 | 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英語外國片 | 第24屆 | 《放大》 | 提名 |
1968年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英國攝影(彩色) | 第21屆 | Carlo Di Palma | 提名 |
1968年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英國藝術指導(彩色片) | 第21屆 | 阿什頓·戈頓 | 提名 |
1968年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英國電影 | 第21屆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提名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 | 年份 | 國家 |
Bridge Films | 1966年 | 美國 |
發行公司
公司名 | 年份 | 國家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2004年 | 美國 |
米高梅 | 1966年 | 美國 |
laserdisc | 美國 | |
Argentina Video Home | 2004年 | 阿根廷 |
Warner Home Video | 2004年 | 英國 |
MFA Filmdistribution | 德國 | |
Metro-Goldwyn-Mayer | 1966年 | 英國 |
MGM/UA Home Video | 1986年 | 英國 |
Warner Home Vídeo | 2004年 | 巴西 |
Vídeo Arte | 巴西 |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 捷克 | |
Premier Sound Films | 英國 | |
Premier Productions | 1966年 | 美國 |
Criterion Collection | 美國 |
發行公司參考資料來源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上映 | 發行日期(細節) |
美國 | 1966年12月18日 |
英國 | 1967年1月 |
法國 | 1967年4月 |
西德 | 1967年5月11日 |
丹麥 | 1967年5月17日 |
法國 | 1967年5月24日 |
芬蘭 | 1967年9月8日 |
德國 | 2002年2月 |
瑞典 | 1967年10月4日 |
義大利 | 2002年9月 |
捷克 | 2003年1月17日 |
上映時間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放大》其實是安東尼奧尼創作上面臨轉折的一部作品,同先前的《蝕》《奇遇》等相比,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對人與人間不可交流的疏離主題的一貫探索,以及對中產階級中不處在的孤獨狀態的描述,在影象和鏡頭運用上也不見了以往常見的空鏡頭及長鏡頭,代之以的是安氏對60年代整個人類的社會文化的關照,並以輕快的視覺推進去解讀現代生活。這部影片卻成為了安氏唯一的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作品,如果撇去英語對白的因素,不難發現影片中對整個時代的真實刻畫。 (新浪娛樂評)
就影片闡述的主題而言,與其說是現實的不可知論的哲學命題的話,不如把它看作安氏繼三部曲和《紅色沙漠》後,對現代文明的又一次的悲觀質疑。影片的背景放在60年代的倫敦,托馬斯為了拿到一手的素材,不惜混進平民窟,而在自己的攝影棚中,儼然又是一個傲慢的指揮者,糾纏於眾多美女之中,不厭其煩卻又無力脫身,安東尼奧尼很有耐心地記錄了托馬斯的一言一行,也不露聲色地揭示了一個空虛的人物典型。作為一個攝影師,托馬斯試圖用現代的科技去征服一切,聲稱追求的東西是真實,的確他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包括在性和事業方面上的。然而在一次次地影像放大過程中,托馬斯逐漸地迷失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中,當他認識到無力改變這個世界時,最終的結果是他拿起了那個莫須有的網球,接受了世界對他的改變。加之以影片中始終出現的到處遊蕩的學生,瘋狂激烈的搖滾樂,為了出名而不惜代價的模特兒,沉迷於毒品的出版商,安東尼奧尼抽取了60年代的許多側面,批判了當時社會種種表面的狂熱,信仰的淪喪,以及身處其中人的無力感。 (新浪娛樂評)
一開始在高聳的建築下穿梭遊蕩的嘻皮學生,典型的安氏鏡頭下的現代城市影象。封閉的攝影棚內,托馬斯是主宰一切的上帝,與模特之間只有命令沒有交流,被分隔成一塊塊的玻璃前模特兒成了托馬斯眼中的現代裝置品。留聲機中放出的輕鬆的爵士樂曲是一種時髦背後的虛空。昏暗的沖映室里是托馬斯營造的虛幻世界。空空蕩蕩的公園,給人一如既往的冰冷感覺,在這裡表面的卿卿我我背後是不為人知的交易亦或更為可怕的謀殺。作為時代特徵的搖滾樂演出在安東尼奧尼的眼中成為了面無表情的觀眾和砸吉他的樂手,在演出現場被哄搶的破吉他在街角一轉眼卻成了無人理睬的垃圾,安東尼奧尼冷眼旁觀了被狂熱所蒙蔽的時尚遊戲。 (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