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由於星系離我們十分遙遠和光速的有限性,我們可以通過考察距離不同(因此年齡不同)的星系來研究它們的演化歷程。例如:仙女座大星雲離我們200萬光年,我們今天看到的實際上是它200萬年前的面貌。同樣,當我們觀察距離5000萬光年的室女座星系團中的星系時,它的光是5000萬年前發出的。藉助大型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處於宇宙深處的更年輕的星系。
剛剛從原始氣雲凝結出來的星系胚胎是什麼樣子,目前天文學家尚不清楚,因為在第一代明亮的恆星形成以前,這些遙遠的暗弱氣體是很容易逃過目前最強大的望遠鏡的追蹤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星系雲開始收縮和冷卻,一步步分裂為更小更密的碎片,由這些碎片中最終誕生出第一代恆星。第一代恆星比太陽要重得多,明亮得多,壽命也短得多。在大約1000萬年內便耗盡了自己的燃料,然後通過爆發形式把自己內部合成的重元素拋回星際空間,進入第二代、第三代恆星形成和演化的循環。上述過程的後果是星系越年輕,重元素的含量應越少,而顏色則應偏藍。天文觀測表明情況的確如此。
除了化學組成以外,星系的形態也隨時間而變化。早期星系的密度比現在高得多,相鄰星系在引力作用下彼此靠近,產生潮汐形變甚至合併為一的可能性也就高得多。80年代發射的紅外天文衛星發現了一批極亮的年輕星系,其中約60%表現出潮汐形變或合併的特徵:有的星系拖出一條"尾巴",有的星系長出兩支"角",有的雙星系之間有"橋"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