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辛亥革命前,以和尚的特殊身份,在廣州華寧里設立“佛學精舍”作為革命機關,以邀請南嶽高僧講佛學為掩護,從事推翻清政府的秘密活動。辛亥革命(1911)後回鄉,參加柳州同盟會的癸丑二次革命(1913)。失敗後,與黨人呂士斌、吳挺生、王之華和龍禹門等人同赴廣州,往來於省港問,繼續作倒龍(濟光)鬥爭,為龍濟光部所通緝,又與龍小鳳、王之華等人偷渡澳門避難。 民國6年(1917),任孫中山護法軍政府五軍顧問、梧州中央局局長等職。民國13年(1924),回縣出任柳城縣民團總局局長,率隊清剿殘匪,使地方得以安寧。民國16年(1927)1月,易公策遵循孫中山扶助工農的政策,聯絡進步人士,發起組織農民協會,並以農民運動力量打擊反動政府及官吏豪紳。農協籌辦處成立時,易為主要負責人,已有百餘農民入會。6月,易公策被當局誣控為首要“叛亂分子”,在河西清匪中逃脫,展轉潛往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