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太祖朱元璋立朝後,曾封諸子為王到全國各地建立屏藩。1370年(洪武三年)封第八子朱梓為潭王,在長沙城正中首建藩王府。此後隨著藩王府的不斷更主,王府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成為長沙城建史上的一奇觀。1403年(永樂元年)成祖徙封其弟朱於長沙,稱谷王,建谷王府。1425年(洪熙元年)仁宗封子瞻善為襄王,建襄王府。1457年(天順元年)英宗封第七子見浚為吉王。吉王府在潭王府故址上改建。這就是後來的皇殿坪。當時吉王才兩歲。到1478年(成化十四年)才正式就藩長沙。吉府就藩之初又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吉王傳定王、端王、宣王、由棟。明末,張獻忠領兵入長沙,焚燒吉王府,故明諸王府盡毀於火。近側民舍,亦受池魚之殃。吉王府有四門,分別為端禮門、體仁門、遵義門、廣智門,專門充當儀仗護衛的儀衛司衙門就叫司門口。右面建有藩城堤以保障王府免受湘江洪水的淹浸。現在的八角亭、走馬樓、藩正街等地名,都在藩王府內,是吉王出巡、駐足的地方。他為了盡情享樂,在府內建設花園,園內堆有“紫金山”,開浚有萬春池,後來民間俗稱四方塘。這在當年都是粉白黛綠曼舞輕歌之所。明朝的長沙、善化城圖顯示,吉王府確實占了省城的大半,“半城王府”是寫實,是足可發千古之長嘆的。及至農民起義軍張獻忠揮師攻入湖南,第七代吉王狼狽逃竄,接著清兵鐵騎南下,明朝覆亡,存在了167年的長沙吉王府也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土崩瓦解。當時明朝降將洪承疇不管故主的遺封,首先將藩府拆去,拆得的磚石全部拿去修城牆。只剩下斷壁殘垣佇立於黃昏中,仿佛還沉浸在繁華的夢憶。吉王的後裔遭逢世變,為圖隱匿,將“吉”字加“冂”為“周”,潛入民間。其中有一個周達武,本是寧鄉石家灣煤礦工人,後投湘軍,受知於駱秉章、左宗棠,以軍功先後任四川、貴州、甘肅提督,後來周達武買下長沙城北的蛻園以為休憩之所,這是當時省城首屈一指的蘇州式園林。民國成立,他的次子周家純呈上家譜,請求湖南督軍府批准複姓,改名朱劍凡。朱劍凡是個醇儒,樂於攬天下之英才而教之,後來將蛻園全部捐贈給周南女中作校舍,至今周南中學 。
建築布局
《湘城訪古錄》云:“考明藩邸制,五殿三宮,設山川社稷廟於城內,城垣周以四門,堂庫等室在焉。總宮殿室屋八百間有奇,故省會幾為藩府占其十之七八。”藩府在城中占地如此之大實屬罕見。明長沙王府仿北京明故宮的形式。亦建有紫禁城,在長沙城內形成了一個城中之城,且在王城之外還有相應的建築。
端禮門
王城與北京故宮紫禁城相似,座北朝南。以南門為正門,稱為端禮門,大概是進王城要正衣冠重禮儀之意,其位置在今司門口處。城牆當在今阜后街至解放路一線,西起三興街口東至魚塘街口。南門外還有一護城的御河,河上有3座青石砌的橋。民國初年,此地還有青石橋的地名,修解放路時所有遺蹟全部湮沒,橋亦不復存在,現僅存在青石街地名。南門外西側有儀衛司,據《湖南全省掌故備考》,明代藩王府的護衛軍3000-19000人不等,此處為長沙王府護衛軍的指揮總部,其位置在今市公安局所在地。過儀衛司在今蘇家巷口有一跨街的朱漆大牌樓,這一段街道至民國時仍稱紅牌樓。民國初擴建黃興路時,曾在此處挖掘出不少圓形和方形的巨石柱礎。紅牌樓外一直往南的街道叫黃道街,過紅牌樓再往南為當時王府外的一塊大坪,在大古道巷處,此地過去一直有王府坪之稱。王府坪南為明長沙城南門----黃道門,黃道門外有社壇街,為明王祭祀天地的社稷壇所在之地,民國時尚有一大土堆,修建黃興路和勞動廣場時將其剷平。
王城北門為廣智門,在今黃興路與中山路相交處的南側。北城牆在吉祥巷至府后街一帶,西起藩城堤口,東至文運街口。廣智門外有一座明吉王時修的大木牌樓,位置在今中山路郵局附近。牌樓樑柱皆以巨大楠木為之,高10餘米,牌樓橫書“護國佑民”四個大字,字徑達2米。直到清代此牌樓還屢加修葺,至民國元年始拆毀。牌樓之北現青少年宮處為明吉王的四將軍府,吉王時封為將軍的只有德化王常汶和福清王常。二人初封為鎮國將軍,後來加封王號,四將軍府很可能為二常的府第。1978年,在青少年宮內發掘出大量大青磚,磚上有各地獻造的銘文,應是府第的遺物。四將軍府前面有磚砌的照壁,於清代末年拆毀,但現在還留下了老照壁的街名。四將軍府後為王府護衛軍駐地,在今營盤街一帶。
體仁門
王城東門為體仁門,在今尚德街與東牌樓相交處。東城牆在今文運街經犁頭街至尚德街一帶,北起府后街口,南到解放路。體仁門外亦有一個牌樓,位置約在今白馬巷和東牌樓近蔡鍔路口,據說牌樓上題額為“僅此一人”四字。和北京故宮的東華門外一樣,牌樓外有一條南北方向的長街,與北京的東長安街相似,叫東長街,即今蔡鍔中路。
遵義門
王城西門曰遵義門,位於現藥王街與三泰街相交處。西城牆在藩城堤至三泰街、三興街一帶,北起吉祥巷,南接阜后街。藩城堤從五一路口至鹽道街又叫王城堤,或稱紫金堤,傳說此堤的北端今鹽道街過去為一水港,稱為落凼子,通湘江,船隻可達此處的堤下街。這一帶的民房多系吊樓,由於這一段的城牆兼有防洪堤的作用,因此稱藩城堤。遵義門外有西牌樓,大約在今藥王街和西牌樓與太平街相交處,牌樓上題有“萬壽無疆”四字,民國初年此地尚存殘高3米多、方60餘厘米的石柱兩對。西牌樓外有西長街(包括現太平街)相當於北京故宮西華門外的西長安街,街中部有王府的觀音寺,位置約在今西長街五一路口,寺前有雕刻精緻的石坊,寺內觀音銅像高約7米,另有十八羅漢鐵像,寺至抗日戰爭時才被炸毀,佛像移開福寺內。
承運殿
王城之內,城中心有承運殿,為吉王府正殿,在今五一廣場處。吉簡王時由長沙通判陳鋼監修。清雍正時將其改為萬壽宮,至民國初年此宮仍在,雖已頹廢,但紅牆黃瓦還十分壯觀,後此處建為遠東電影院,此一段街名萬壽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五一路時,此處闢為五一廣場,萬壽街也就淹沒於五一大道之中了。
承運殿前當時陳列著3座大鐵炮,今藥王街北面有一小巷名三尊炮,大概就是當年列炮之所。據清同治善化縣誌載,三尊炮原在八角亭,每炮重千餘斤,“縱橫臥無鐫識,風雨剝蝕光滑不銹”,1852年(清鹹豐二年)太平軍攻城時,清兵將炮移至南門城上,轟擊城外的太平軍。前幾年,考古人員在天心閣以南的鳳凰台附近挖出3座大鐵炮,每炮重千餘斤,可能即是此三尊炮,現藏於長沙市博物館內。王城南門端禮門與三尊炮之間,即今八角亭處,有兩座八角形的亭子分立兩側,為王府奏樂之所。其亭與炮大概是王府在舉行大型典禮時鳴炮奏樂之用。
王府後門
承運殿以北為王府後門,內有紫金台,往西北一大片為當時王府的花園,俗稱大花園,又叫紫金園,在今倉后街北,新安巷西及紫金街、大四方塘、總佛寺一帶。紫荊園中有兩大景觀,一是紫荊山,一是萬春池。紫荊山是主體,它的位置在今大眾遊樂場處,50年代初,遊樂場的坪內還堆有不少太湖石假山。當年的石山高大峭峻,玲瓏剔透,還有盤迴紆曲的石徑貫穿其間,攀援其上,麓峰屏列,湘浦帆檣,盡在指顧之中。清《長沙縣誌》云:“明吉藩堆石成山,名紫金山,嵌空磊,石徑逶迤。”這是長沙園林史上首次出現的人造石假山。萬春池在山之西,《三蕉余話》云:“萬春池,吉王鑿,即今大四方塘。”遺址當在今燎原電影院及青年會一帶,其水面寬闊,池泛漣漪,浮光掠金。池南有更衣亭,池北有梳妝樓。可登臨,可泛舟,可更衣,當年都是粉白黛綠者經常出沒的地方。
紫荊園
紫荊園是古代長沙繼會春園之後的又一大型宮苑式園林。它給予長沙城建的最大貢獻是打破了前所末有的石山堆砌造型藝術,而且這些石材又都是屬於太湖石類的優質材料,無怪乎人們要評價它“嵌空磊”了。但是到清代,紫荊園也隨明運而終,不復存世,至民國初,僅餘荒塘半畝。清駱化麟《過長沙故宮》詩,詩中的悽厲悲涼與昔日的繁華糜爛形成強烈的對比:
“燕子何須問畫梁,故宮瓦盡散鴛鴦。萬春池上花俱歿,三洞山頭石自僵。永巷無人吹玉笛,短牆有鬼泣香囊。許多歌舞承恩寵,輸與芄狐作戰場。”
王府後宮
明王宮殿以東,王城的東部,大部分是明王府後宮。據明李騰芳撰恭簡王墓志銘曰:“已未之春,予以小草出山謁王,於其邸之東圃有屋數楹,牙籤數萬,其後有方池一區,長三其方,繚以周垣,風起木鳴,水動魚躍,夾以棕括,.....其前樹以紫英綠莖,丹華碧葉,嬋娟婀娜,極幽勝之致。”文中所描述的王邸景致,的確令人神往。其中的東圃為王府的小花園,清人張晉本所撰《調梅和尚傳》中亦提到這個花園。明人有《登城東望園林》詩:“柳絮飛疑梁苑雪,花香啼盡楚台鶯。林林淨綠煙如織,片片紅蝶故迎。”明代長沙城東的瀏陽門附近決無此鶯啼蝶飛之園林景色,其應是登上王府東城看到這個小花園所作。其中所謂方池一區即50年代初走馬樓北端的小四方塘,在今市人民銀行大樓一帶,修五一大道時被湮塞。墓志銘中所謂有屋數楹,當指走馬樓,走馬樓北端與小四方塘(方池)之間曾有一小巷叫天燈巷,巷口有一磚砌的拱門,門上題“龍驥騰驤”四字,據此推測,此巷為當時通往長沙王府後宮的“永巷”。
青石井
走馬樓東側現有一小巷名青石井,此處有一井以青石砌成,且形制頗大,與清以後以花崗砌成的井迥然不同,可能為王府汲水之井。50年代建五一路人民銀行時,於小四方塘(方池)遺址的淤泥之中發現重逾千斤的鐵灶一隻,從水井和鐵灶推測,明王府的御膳房當在此附近。此外,在走馬樓,青石井之南,為當時王府的魚塘,此處至今仍有魚塘街之名。民國初年,在這裡開了一家天然台酒樓,當時,酒樓旁還有一片面積甚大的荒廢池塘。明郭金台有《過魚塘》詩云:“舊識靈光殿,魚塘幛幕開。重門仍銷鑰,環道此樓台,廊草薰風轉,官疏照日培.....。”據此可知,其地不僅僅是養魚之塘,且具宮殿樓台、木石竹林之勝。 明代的王城,建在長沙古城的中心,占去長沙城大部分地方,宮牆外的城市所剩無幾,戒備森嚴的王府將長沙古城四分五裂,給當時的百姓造成的不便和困難不言而諭,但這種狀況竟然維持了200多年,占踞王城200多年的王孫公主們早已被歷史的長河淘汰,他們的宮苑宅第也已灰飛煙滅。但王城的建設在長沙古城的發展史上卻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至今不少街道仍保存著當時各景點的名稱就是歷史的見證。
鳳凰山
魚塘街旁的箭道巷內過去有一座土山叫鳳凰山,可能是明代鳳凰公主的府第。民國時期李抱一先生著了一本《湖南名城古蹟今釋》考證今瀏城橋與天心閣之間的鳳凰台為明代鳳凰公主宅第。但根據明王城的布局,鳳凰公主的府第當在魚塘街附近為宜,其魚塘也可能為公主府第園中的池塘。
主要景點
長沙市著名歷史學家陳先樞透露,藩后街及其周邊街道目前的格局,是明代以後形成的。明英宗第七子受封吉王於長沙就藩,將原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形成了自司門口、八角亭、走馬樓、藩正街到藩后街的基本建設格局,藩后街因其位於當時的行政機構布政司之後而得名。清朝也在此設定府衙,1938年“文夕大火”將其夷為平地。新中國成立後,長沙市委、市政府搬遷至此。說藩后街是“三湘第一官巷”,一點也不過分。現在西大門仿古牌樓上鐫刻“藩后街”,目的就在於延續數百年歷史文脈。
文化牆
文化牆展示銅官窯文化
走進藩后街的仿古牌樓,最吸引人的是建在街道兩側的仿古文化牆。文化牆建在沿街住宅外側,遠看像兩排圍牆,近看卻是內容豐富的仿古文化長廊。
仿古牌樓
藩后街的仿古牌樓
文化牆由29塊用陶瓷燒制的浮雕組成,集中展示長沙的民俗文化和名勝古蹟,包括《水陸洲橘農》、《營盤連角》、《天心閣》、《火宮殿》、《開福寺曉鍾》、《八角亭商賈》、《市井文化》等,浮雕產生的直接效果是美觀、耐看,而帶來的深遠影響是讓市民留下長沙記憶。文化牆的每兩塊浮雕之間,均設定了一個精美的玻璃櫥窗。25個櫥窗內陳列著25種銅官窯傳人燒制的仿古陶瓷,包括《雙魚形壺》、《花釉水壺》、《龍提手壺》、《頂盆力士俑》、《獸嘴壺》、《騎獸陶俑》等,仿古陶瓷件件栩栩如生,頗富情趣。
特別有意思的是,藩后街文化牆兩側的每個玻璃窗頂上,還裝了一盞仿古六角燈。燈泡裝在六角燈內,每個面都有一個“藩”字,六角燈連成一線構成一道古今結合的風景線。
麻石路
麻石路再現百年古韻
藩后街全長244米,提質改造前,不僅路幅較窄,而且路況也較差。提質改造後,街道(包括人行道)從頭到尾全部鋪設了仿古麻石路面,再現了數百年來尤其是晚清以來藩后街所呈現的風韻。
在鋪滿仿古麻石的藩后街西段南側,有一口數百年來一直為當地市民提供飲用水源的古井。而今市民雖然不再飲用古井裡的水,但芙蓉區街巷提質改造辦仍然修建仿古護井亭保護古井。古井東側設定了兩條仿古木凳,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年紀較大的老人坐在木凳上思念古井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