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經村

全村農業人口3103人,村耕地面積3392畝。其中魚塘1452畝,木本優質水果192畝。花卉390畝,香大蕉430畝。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1668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628萬元,村集體收入107萬元,全村勞平收入8952元,人平收入5730元,文明戶數669戶,標兵戶數9戶,文明戶占總數的80%。村內基本上鋪上水泥路,溝渠硬底化。參加合作醫療人數2833人,占總人數的92.4%,1996-1999年連續四年被評為計生合格村或先進村,1999年被評為番禺市安全文明村及發展經濟先進單位。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明經村位於番禺區化龍鎮石化路邊,面積約5平方公里,總人口3280多人,位於化龍鎮的中部,明經村委會距離番禺區15公里,離化龍鎮3公里,後幅為金山大道,離黃鋪大橋、京珠高速入口近,地緣優勢較強。地處丘陵地帶,明經村委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工業方面,引入多間大規模的外資內資企業,帶動本村的經濟各就業率,農業方面,以魚塘養殖和花卉種植為主,造就了不少農業的規模戶。

明經(Míngjīng)在番禺縣城東北13.5公里。屬化龍鎮。 元代建村,因常有黃犭京出沒,稱黃猄港口。元代中葉胡氏在此定居,終日明頌經典,遂改村名為明經。

清代,鎮境分屬茭塘都的化龍堡和明經堡。民國時分屬深水社鄉和崗尾社鄉。建國初期屬禺南東區。1957年3月為化龍、明經兩大鄉。1958年1月,明經併入化龍大鄉。同年10月,屬石樓團。1959年4月,從石樓析出為化龍公社。1962年1月至1963年1月,曾一度析出明經以南地區為明經公社。1984年為化龍區。1987年為化龍鎮,轄13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2個居民委員會。

現位於化龍鎮中部,由明經左里、明經右里、明經橫下、仙領南約、仙領中約、仙領北約6個自然片組成。

番禺區化龍鎮明經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周鉅倫支部書記全面工作
2胡志鵬支部副書記規劃、契約、經濟
3周銀居支部委員組織、計生、婦聯、工會
4胡志鋒支部委員宣傳、民政、僑務
5鄧華興支部委員紀檢、治安、民兵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戶通自來水。有3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27.03%和2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4輛,拖拉機6輛,機車7輛。全村建有沼氣池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畝,有效灌溉率為50.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8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54.86%;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6.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9頭,肉牛63頭,肉羊287頭,雞532隻);林業收入0.23萬元,占總收入的0.84%;第二、三產業收入2.27萬元,占總收入的8 %。農民人均純收1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4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 面積178畝(其中:田70畝,地108畝),人均耕地1.15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2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2畝,其中養殖面積92畝;草地1900畝;荒山荒地1975畝,其他面積2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3人。其中農業人口149人,勞動力9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5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人,占人口總數的18.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6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說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安龍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4公里,距離中學4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3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花鼓、大娛樂各1)。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鞏固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