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詩精選

明清詩精選

《明清詩精選》是2002 年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選收了代表三大歷史時期的《圓圓曲》、《圓明園詞》、《度遼將軍歌》三大長篇和代表各時期、各流派不同風格特色或膾炙人口的短篇詩歌近百篇,並附有注釋和編者品評。

內容介紹

中國古代詩歌,唐代是一個頂峰,宋代有了進一步的開拓。一般說唐詩尚情,宋詩尚意,也不過是大概情況。唐詩未嘗沒有尚意,宋詩也未嘗沒有尚情。到了元代,開始走下坡路。明代是一個復古思潮泛濫之時,開國時劉基尚有回瀾之力,高啟已經是學古未化。到天順以後,出現茶陵詩派。這是一個以李東陽為代表的詩派,含咀宮商,力振唐音,論者謂如老鶴一鳴,喧啾俱廢,開導了前七子的先路。弘治、正德間,李夢陽、何景明崛起,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與徐禎卿、邊貢、王廷相、康海、王九思號為七子。明代復古派如黃省曾、王世貞、胡應麟、陳子龍,下迄清代沈德潛、清末譚獻都對七子致以推崇,特別是對李夢陽更加不適當地推崇。夢陽詩雖有現實內容,然形式上摹擬剽襲,同時何景明對之已有譏議,楊慎繼而貶斥,至錢謙益則更排擊之無完膚。何景明與夢陽,持論雖異,天分亦殊,而摹擬蹊徑,短處略同。徐禎卿稍有韻度,不出七子風範。同時稍存真詩面目者,轉在唐寅、楊慎諸人。嘉靖、隆慶時期,有後七子者繼起,為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宗臣、徐中行、吳國倫。不久,謝榛以布衣被排斥。他們的持論與寫作,和前七子並無差別,紛紛剽竊,論者比之唐臨晉帖。惟王世貞博學高才,較有大篇名篇。攀龍卒後,世貞獨霸詩壇,晚年持論漸有轉變,甚至謂自己四十以前所撰《藝苑卮言》未為定論,惟有隨事改正。匆誤後人,但已無法挽救前後七子派的摹擬頹風。到萬曆中葉,王、李的氣焰漸熄,公安派起而倡言排擊。此派以袁宗道、宏道、中道稱為三袁,而以宏道為中堅,其詩變板重為輕巧,變粉飾為本色,天下耳目一新,靡然從風。其流弊為輕為俳,欲匡救前後七子之失,而力量轉有不逮。於是鍾惺、譚元春又出而救公安之弊,號竟陵派。其詩轉趨冷寂幽雋一路,流弊又入於纖僻。評論家如錢謙益諸人又斥之為鬼趣,為亡國之音。顯非的論。而此時程嘉燧、曹學佺諸人,轉有清新雅秀的佳構。特別是阮大鋮,其五言古近體胎息陶、韋、王、孟、謝翱,其詩近代名家陳三立標為五百年作者,章太炎以為“榷論明代詩人,如大鋮者鮮矣”,以為不當以人廢言。然七子衣缽,明末仍有繼承。以陳子龍為首的幾社作者及夏完淳,以其熾烈的愛國精神,為明代詩歌譜下最後的光輝篇章。

清代詩歌大不同於明代。它是學古而非摹古,後期還超越了學古而從事革新。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望今制奇,參古定法”(《文心雕龍.通變》),清詩適應此規律。在總結明代復古逆流經驗的基礎上,在繼承前代遺產的實踐上,在二百六十多年社會現實的土壤上,開出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

清詩在初期,正當滄桑變革,國內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作家作品。詩歌理論家,則有錢謙益、黃宗羲、王夫之諸人,他們在學古上反對墨守唐人,提倡宋詩,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給明代詩風以大力的掃蕩,對清代詩風的轉變作出了貢獻。愛國的遺民詩人數以千計,其作品又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如江南顧炎武詩質實渾厚;錢秉鐙、吳嘉紀白描樸素;嶺南屈大均奇詭馳騁,富有浪漫精神,而其反映現實,各具真面目,突出愛國精神則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