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盪時期,知識分子有著形形色色表現和變化。這些表現和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學術思想的變動發展。作者往往從很冷僻的、不為人注意的資料中,尋找出這一時期的社會大背景,從而對明末初的學風、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政治處境等進行刨根掘地式的究。比如從萬曆四十八年的一張平價米票可以了解明末的經濟發展、政治制度,從明末的農民起義組織“削鼻班”和“烏龍會”可以了解當時階級矛盾、階級鬥爭的狀況等等。
明清時代處於我國封建社會的後期,就是我國的近古史,要考求目前的形勢與其歷史的根源都很有關係。尤其是解放以來新發現的資料,在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文化上,蘊藏著許多新的內容,要研究的問題也日漸其多,說起來雖經黨和政府的重視,由於人力的不夠充足,還是一個空白點,正有待於愛好者文史哲之同志們群策群力起來整理和研究,不勝企予望之。
目錄
一、明末清初的學風
二、明末資本讓義萌芽的出現及期遲緩發展的原因
三、清初利用漢族地主集團所施行的統治政策
四、明清野史筆記概述
五、清初東北流人考
六、顧炎武與驚隱詩社
七、記宣南詩會圖卷
八、清代卓越的史學家全祖望
九、記明萬曆四十八年平價米票
十、略論明代農民起義
十一、明末農民大起義在江南的影響——“削鼻班”和“烏龍會”
十二、《聊齋志異》所涉及的清初農民起義事跡補證
附錄
梁啓超先生少年逸
我的治學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