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貿易

明日貿易,又稱日明貿易,是明朝(中國)與日本(室町時代)間實行的貿易活動。因使用稱為“勘合符”的許可證,又稱“勘合貿易”。

歷史

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遣使節要求日本取締倭寇(前期倭寇)並推薦日本朝貢。當時日本南北朝對立,朝廷分裂為足利氏支持的位於京都的北朝與位於今奈良的吉野朝廷(南朝)。在九州北部活動的南朝方面的懷良親王向明朝朝貢,被冊封為“日本國王”。

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満派遣今川貞世(了俊)領兵前往九州,驅逐了南朝勢力,開始試圖與明朝建立聯繫。但1380年發生胡惟庸案,明廷懷疑胡惟庸私通日本,故此時明朝與日本未正式建立關係。1392年,足利義満統合南北朝,1399年消滅獨自進行貿易的大內義弘(應永之亂)。1401年義滿接受博多商人肥富的獻策,派遣肥富和僧人祖阿為使節前往明朝。次年明使節帶來了封義滿為“日本國王臣源”的國書。但明使滯留日本期間,明朝發生政變,永樂帝即位,故再次傳送國書,明朝與日本正式建立國交。

義滿死後,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與前任管領(幕府中央行政官)斯波義將等不滿於朝貢的形式,1411年暫時停止了貿易。第六代軍足利義教時重開。應仁之亂以後,貿易由堺(今大阪)的細川氏、兵庫的大內氏等大名及博多、堺等地有勢力的商人所掌控。

1523年的寧波之亂後,大內氏控制九州北部和中國地方(本州西部)。1536年大內義隆再次開始派出遣明船。1551年義隆被家臣陶晴賢所滅(大寧寺之變)之後,繼位的大內義長與兄大友義鎮於1556-1557年向明朝派遣使者要求重開貿易,然而明朝方面將義長視為篡奪者而拒絕之。1557年義長又為毛利元就所滅,大內氏完全滅亡,故貿易重開的希望斷絕,東亞以倭寇(後期倭寇)為主的走私貿易開始盛行。

形式

明日貿易形式上是室町幕府將軍受明朝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並對其朝貢。1401至1549年間共實行十九次。1404年之後向日本頒發貿易許可證“勘合符”以區別於倭寇,貿易僅限於以此確認的正式遣明使船(勘合船)。1432年的宣德條約規定了交易次數。博多與堺等地有勢力的商人一同搭乘遣明船,與得到明朝官方許可的商人作私人貿易。。

勘合貿易實行之後倭寇活動趨於平靜。輸入日本的織品與書畫等對室町時代的北山文化和東山文化等產生了影響。

貿易品

明由日輸入:硫黃、銅等礦物、扇子、刀劍、漆器和屏風等 日由明輸入:明錢(永樂通寶)、生絲、織品和書籍等 此時代的貿易中,日本的銅以高價輸出至明朝。原因一方面是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慢性的銅的缺乏,另一方面是日本的銅混雜有較多的銀,當時的日本無提取技術而明朝擁有,故而銅以介於銅與銀之間的價格進行交易。

年表

註:依派遣年份、派遣者(正使)的順序列出。

1401年(建文3)幕府(祖阿)

1403年(永樂元年)幕府(堅中圭密)

1404年(永樂二年)幕府(明室梵亮)

1405年(永樂三年)幕府(源通賢)

1407年(永樂五年)幕府 1408年(永樂六年)幕府

1408年(永樂六年)幕府 1410年(永樂八年)幕府

1433年(宣德八年)幕府

1435年(宣德十年)幕府

1453年(景泰四年)幕府

1468年(成化四年)幕府、細川氏、大內氏

1477年(成化十三年)幕府

1484年(成化二十年)幕府

1495年(弘治八年)幕府、細川氏

1509年(正德四年)細川氏(宋素卿)

1512年(正德七年)細川氏、大內氏(了庵桂悟)

1523年(嘉靖二年)大內氏(謙道宗設)

1523年(嘉靖二年)細川氏(鸞岡瑞佐)

1540年(嘉靖十九年)大內氏(湖心硯鼎)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大內氏(策彥周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