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儘管文彭五體皆能,但為人稱道的仍是充滿萆意分韻的大草及行書。故宮博物院所藏《五言律詩軸》就是其行草代表作之一,系書錄自作詩一首。
作為明代“吳門書派”代表人物,文徵明為人老成持重。然而,長子文彭的出生,卻讓文徵明一反平日的“低調”而奔走相告,並在兒子滿月筵上賦詩道:“門戶關心能不喜,賢愚有命可容期;百年正賴培來久,萬事誰雲足自茲……”欣悅之情,躍然紙上。而日後的文彭果然不負厚望,書畫俱佳,在文氏一門堪稱翹楚,其篆刻更是文人流派的開山人物。正如明人周亮工所言:“但論印之——道,自國博(文彭)開之,後人奉為金科玉律,雲祁遍天下。”
作者簡介
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漁陽子、三橋居士、國子先生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官至南京國子監博士,著有《文博士集》。他少承家學,得父親炙,並深受吳地書風薰陶,曾從學於祝允明。他對祝氏推崇備至,曾在跋《祝枝山書東坡記游卷》中稱:“我朝善書者,不可勝數,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唯祝京兆為集眾長。蓋其少時於書無所不學,學亦無所不精。”明人詹景鳳《詹氏小辨》曰:“壽承英英,幾參祝(允明)步。”除力追祝允明外,文彭還廣搜博採,轉益多師,“字學鍾、王,後效懷素,晚年全學孫過庭,而尤精篆、隸”(明人許榖語)。文彭多次臨寫《自敘帖》,並作有小楷《自敘帖釋文》,用功至深。他“篆、分、真、行、草並佳,體體有法,並自成家”(詹景鳳語)。明人項穆也認為:“壽承休承(文彭之弟文嘉),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紹箕裘,要而論之,得處不逮豐、祝(豐坊、祝允明)之能,邪氣不染二公之陋。”
文彭行事通脫,樂於為人書翰。詹景鳳記曰:“往太史翁(指文徵明)以書名當代,然有時不樂書,雖權貴不敢強。先生 (指文彭)手不停揮,求者無不當意。”另據考證,一些託名文徵明而書跡多有黃庭堅筆意的大字行書,多為文彭代筆,可見文徵明對兒子書藝十分欣賞。
品藻文彭此作詩意可知,作者重遊西湖,雨中賞梅,拋卻塵事,訪禪問道,“浩劫”毫不介懷(當成“輪迴”),堅守“清淨”之業——亦即無意仕途,嚮往山林。據記載,文彭年近花甲才“貢於禮部,以明經廷試第一”。朝廷本擬擢為京官,但他以侍奉老父請辭,欣然領受“嘉興訓導”的閒差,寄情筆墨,終老江南。
文氏父子同師帖學,風格卻迥然有別。文徵明用筆純熟,結體規整,章法熨帖;而文彭作書隨性所適,體勢多變,跌宕生姿。正如詹景鳳所言,文彭“功力遠不及父”,但“不蹈父跡,才似勝之”。清人王文治亦云:“(文彭)清熟不如父,而蕭散之氣則遠過之。”
作品賞析
細察此件書法可知,文彭脫胎其父,出入晉、唐 (“二王”、孫過庭等),兼融宋、元(黃庭堅、趙孟頫),又取法時彥(祝允明等),出古人新,熔冶百家,卻渾然無間,自成風格。其用筆以中鋒為主,不避偏毫,參用隸法,多取橫勢,與立軸形制對比強烈又不相違犯;結字或大或。小,偶見牽連,卻氣脈暢達,映帶自如,仿佛無形之線串起散珠,又如婀娜美人綴滿佩飾。通篇以運筆的迅疾與紆緩、點畫的盈縮與縱放、結字的穩妥與活潑等來表現內在節奏和韻律的變化,讓人體會到書家情感的跌宕起伏,使觀賞者在靜態畫面的反覆摩挲中產生動態體驗,不僅開闢了廣袤無垠的審美空間,而且形成了深邃幽遠的審美時間(過程)。學者錢穆說過,憑藉較少的物質表現出創造者羊富的個性的藝術,只有音樂和書法。通過欣賞故宮名跡,便可印證書法藝術不僅展現造型之長,更兼具音樂之美。
明人王世貞在言及文彭書法時有“傷率弱”之說,此件作品似也有這種“率弱”之嫌。由於用筆率意,少數字(如“花”、“幾”、“彭”等字)點畫孱弱。又第三行上部與末行字距過大,窮款使左下虛空,與通篇章法字距縝密、行距疏闊不甚和諧。這些都影響到書家詩意情懷的抒發和書法的藝術魅力。但總的來說,文彭的書法蕭散率意、意趣橫生,堪稱書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