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掐絲琺瑯獸耳瓶

明掐絲琺瑯獸耳瓶

此展品為明代的琺瑯器,銅胎,束頸,雙獸環耳,鼓腹,圈足。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名稱:掐絲琅獸耳瓶
尺寸:高 29.5 厘米,口徑 13.2厘米
時代:明代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
銅胎,束頸,雙獸環耳,鼓腹,圈足。外體飾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口內有蘭琺瑯釉書寫一楷書“王”字。釉厚體重,造型端莊穩重。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也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根據製作方法不同,琺瑯可分為掐絲琺瑯、內填琺瑯(即嵌胎琺瑯)和畫琺瑯等。國內掐絲琺瑯和鑲嵌琺瑯工藝的出現可追溯到宋元時期,畫琺瑯工藝的出現則始於清康熙年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