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前沿
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下詔興建的北京宮殿城池告成。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式遷都北京。明時北方多邊患,明前期蒙古多次南侵,騎兵時常迫近北京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俺答曾率兵攻至京城近郊。嘉靖帝命築正陽、崇文、宣武三關廂外城,不久停止。兩年後,給事中朱伯宸建議修築外城,以固城防。起初構想在元大都舊址,向東、西、南、北四面展開,將內城和先農壇、天壇環繞起來,並在城之四角建築角樓,以利警戒和防守。嘉靖帝採納了這個建議。嘉靖三十二年開始修建外城,亦稱外羅城。工程開始後不久,發現實際工程量比原構想要大得多,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經與嚴嵩及工程負責人陳圭重新計議,決定分期施工,先築南城牆一面。在築完南牆7437米之後,東端折向北又築一段(長3580米),與內城東南角抱接,西端一段(3313米)同樣也和內城西南角抱接。南城牆四角建有角樓,但比內城角樓小得多。角樓為單檐十字脊,向外兩面,一面開上下兩排箭孔,每排3孔;另一面辟門。築城時就地在牆外側挖土夯築,外皮包磚。城牆外修護城河。嘉靖四十三年,外城全部工程結束,使北京城的平面從正方型變成"凸"字型。北京內、外城就此定型。
基本概況
城牆城門
外城城垣的實際高度、厚度都不統一。東北城角附近的北段城垣,外側高7.15米,內側高5.8米,頂寬10.4米,基厚13.3米,垛口高1.72米,女兒牆高1米;東南角附近的東垣,外側和內側均高5.8米,頂寬10.3米,基厚12.4米。東南角附近的南垣,外側高5.8米,內側高5.05米,頂寬9.82米,基厚12.2米。南垣正中的永定門附近的城牆,外側高6.18米,內側高5.62米,頂寬9.9米,基厚11.8米。西垣的規制與東垣相同。各處垛口和女兒牆的高度相等。為了增加牆體的牢固性和守城士兵的活動方便,在城牆外側每隔一定距離築一敵台,高度和牆高相同。外城的敵台尺寸略小於內城敵台,上頂長約10米,寬約12 米,台底部寬約10米,長約15米。敵台上有供守城士兵休息的小房,稱為“鋪舍”,大都為硬山式屋頂。城牆外側用磚砌有雉堞,俗稱垛口。垛高約1.9米,寬約1.5米,厚約0.7米。垛口間距約0.5米。牆頂內側砌有1米多高的女兒牆,女兒牆的厚度約0.7米。馬道是供守城部隊用的專用斜道,附貼在城牆內側牆體上,坡度約15~30°。馬道寬約4~5米,斜道外側也砌築一道矮牆。南城共有5對馬道,每對馬道呈內“八”字形或外“八”字形。外城馬道不規整,有的地方只設單條馬道。在內城與外城連線處的城牆外側開有一個登城門洞,直接與內城頂的碉樓相通。南城牆體內外兩面都用磚包皮,內填黃土。外壁靠土的一層用小磚,厚約1米。小磚之外是大城磚,厚約70厘米。內壁用大城磚和純白灰砌就,厚約1米。最下部的基礎有二三層墊基條石,但有的地段因遇流沙層,土質鬆軟,在基石下又埋多層大原木,橫豎交叉排列,橫木和縱木之間都用大扒釘釘住,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總高度3米多。
這種築城技術是在古代土中加紝木和永定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築的外城城牆開有7座城門,即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寧門、廣渠門、東便門和西便門。永定門與正陽門相對,永定門之西是右安門,俗稱南西門。永定門之東為左安門。外城西牆開一門叫廣寧門。清道光年間,因避道光皇帝名(旻寧)諱,改稱廣安門。東牆開一門叫廣渠門,與廣安門相對,為出入方便,在南城西北角和東北角各又開一北向的小城門,稱為西便門和東便門。城門上都建有門樓,門樓坐落在墩台上。墩台外砌城磚,內填黃土,一次夯成。墩台內側左、右兩邊有兩條磚砌的上城馬道,墩台頂部和左右城牆相通。墩台下部正中有拱形門洞。高、寬均5~2米。明北京城各城門,除正陽門和崇文門外,原無明顯的用途分工。後因俗成規,各有其特殊作用。正陽門是皇朝正門,皇帝出行一般要走正陽門,箭樓下的門不準外人通行。崇文門是北運河的終點站,商船、貨船都在這裡接受檢查和繳納稅金,故崇文門又稱稅關。京城內城9個城門中除崇文門外,其餘8個城門掛?,以打?作為開關城門的信號,關城門時提前半小時打?,打三次城門關閉。崇文門掛鍾,因為這裡船多人眾,聲音嘈雜,打?聽不到,代以撞鐘。清代菜市口是處決犯人的地方,凡處決犯人的囚車均經宣武門出。原和平門、建國門和復興門均為民國初期所開,既無門樓,又無瓮城和箭樓。
瓮城箭樓
明正統元年,英宗朱祁鎮登基後開始大規模修整北京城垣。正統四年完成瓮城和箭樓工程。瓮城又叫月城,是在城門外側砌築的圓形或方形小城,小城與大城高度和結構相同。箭樓建在瓮城的中間位置,與大城門樓在一條直線上,箭樓的左側或右側開一瓮城門,又稱閘門。閘門上建閘樓,閘樓內有控制開關城門的千斤閘。京城內九門中,只有正陽門瓮城東、西兩端各開一瓮城門,正陽門的瓮城和箭樓規格比其他八門大,瓮城基本上為長方形。箭樓為重檐歇山頂,重檐以上有1排箭孔,重檐以下有3排箭孔,正面每排13孔,連同側面的箭孔和採光孔共94孔。樓內每排箭孔之間有一層樓板,供守城士兵活動用。右安門、廣安門瓮城門上的箭樓為清乾隆年間所增設。箭樓的正面分上、下兩排箭孔,每排7孔。側面也是雙排箭孔,每排2孔。
城坊街道
明初,“因元制置五城”(東、西、南、北、中城)。今宣武地區屬南城。永樂遷都北京,仍遵舊制。各城以木、金、水、火、土五個字相區別,東城為“木”,西城“金”,南城為“火”,北城為“水”,中城為“土”。明代京師原劃為33坊。嘉靖年間加築外城後重新劃坊,共分36坊,其中外城8坊。宣北坊、正西坊、白紙坊、宣南坊、正南坊5坊均在今宣武區域內。外城所包入的居民區的重要特點是街道彎曲、傾斜,街道互相交錯。在不規則的街道中,有兩條幹道比較寬闊正直的。一條是從豬市口(今珠市口)到廣寧門(今廣安門);另一條是從正陽門直抵永定門。它是北京內城中心御道的延長,也是全城中軸線的南段。另一個特點是五方雜處、百貨雲集的商業區。西起琉璃廠,東到正陽門大街,南自豬市口,北至棋盤街,構成一個繁華的商業網。它是明代北京的重要市場和金融業的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