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吳松溪墓誌

明代吳松溪墓誌

明代吳松溪墓誌是恩施市文管所保管一盒明代墓誌,由志蓋與志底兩部分組成,磚質。

恩施市文管所保管一盒明代墓誌,由志蓋與志底兩部分組成,磚質。

外觀

志蓋長、寬各38厘米,厚5厘米,正中從上至下刻寫“明故處士江南吳公松溪墓”11字,每字高3厘米,寬2厘米,宋體陰刻。四周陰刻八卦符號,每個符號高3厘米,寬8厘米,成環形分布。志底長寬各38厘米,厚5.7厘米,從右至左豎刻志銘,共16行,240字,每字2厘米見方,宋體陰刻。

內容

除少數字漫漶不清,大多字跡清晰,釋讀如下:
“墓誌:處士先君吳公松溪,諱廷秩,行香二。江西瑞州府高安縣人。父吳節文,母張氏。正德丁卯年十二月二十九子時生。性仁厚莊,有操守志節。加(嘉之誤,筆者注)靖初年以貿易入川東荊楚施州衛創業居焉。娶母謝氏,生予兄弟二人,長男震鄰,娶媳劉氏,生孫應聘、應舉、應試、應第;次震岳,娶媳鄒氏,生孫應召。萬曆二十一年癸巳歲三月三日以正寢善終,享年八十六歲,□五福之首也。時子孫繩送終繼祀,百世□□先君之貽也。茲卜城南鄉響水壩覆盆碗,□營吉,醜山未向。擇本年四月丁巳初九癸巳日丁巳時撫柩歸葬。不肖男震鄰□痛□貫心,敢竊先君生歿之由,表記塘中。昊天罔極,嗚呼痛哉。孝男吳震鄰、震岳稽頭泣血頓撰。”

考釋

墓誌對於現代人已經陌生了。要了解吳松溪墓誌,需了解一下墓誌的起因與作用。墓誌又名墓志銘。與立於地上的碑、碣不同,墓誌是埋在地下的,因此又有“埋銘”“塘銘”“塘志”“葬志”等名稱。魏、晉時期,朝廷大興薄葬之風,嚴禁立碑。晉武帝時詔云:“碑表私美,興長虛偽,莫大於此,一禁絕之。”魏晉禁碑,人們為祭悼亡者,又不能立碑,於是出現了墓誌。墓誌上的文字先以平常的敘述性語言記死者姓名、籍貫、郡望、官爵、生平及生卒年月,稱為“志”:後面有幾句韻的文字加以概括並表達悼念之意,叫做“銘”,合稱為“墓志銘”。北魏以後,方形墓誌成為定製,為兩塊一樣大的正方形石頭,刻有銘文的一塊在下為底,刻碑額內容的一塊在上為蓋,底蓋俱全稱為“一合”。此外,有的在磚上寫或刻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也屬墓志銘範圍。
吳松溪墓誌符合墓誌定製,下底上蓋,志底所刻文字前半部分為“志”,後半部分為“銘”,其內容告訴我們:吳松溪為江西瑞州府高安縣人,生於明正德丁卯年(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嘉靖(1522―1566年)初年因經商來到施州衛(今恩施市)創業並定居,娶妻生子。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他86歲時去世,其子在城南響水壩(今南門外瓦店子)擇墓地,於同年四月初九日葬於其處。恩施地區出土的明代碑誌不多,志銘文字保存如此完整更屬珍貴,從這二百多個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如下歷史信息:
其一、吳松溪是一位沒有做過官的文化人(處士身份),歷經明正德、嘉靖、萬曆三朝,活了86歲,在當時算是高壽了,這反映了當時恩施的社會經濟水平,當然也包括其家庭的生活條件是較好的;
其二、吳松溪因貿易來到施州衛,沒有回原籍,而是在這裡娶妻生子,落業生根,說明明代恩施對外商貿交流是經常性的,進出山官道暢通,當地政府對外來客商有較好的優待政策,否則地處深山僻壤的恩施是很難留住生存條件相對較好的江南商戶的;
其三、當時恩施喪葬習俗中“擇日”之風盛行,吳松溪三月初三去世,一個多月後的四月初九下葬,其原因是選擇巳月、巳日、巳時,因其死在癸巳年三月初三,巳在生肖上屬蛇,即其死於蛇年一個與蛇有關的日子(民俗認為“三月三蛇出山”),因此要等待一個與巳相符的時間下葬;
其四、墓誌是魏晉時期厲行薄葬的產物,吳松溪墓誌的出土反映明代恩施尚行薄葬之風。吳松溪墓誌不是在日常建築用磚上刻字而成的,是專門燒制大小合例的墓誌半成品,再經書寫鐫刻而成,這反映當時有批量生產並出售。有墓誌即不需建造墓碑,這也是恩施地區至今發現明墓極少的原故(不像清朝的墓因為有墓碑而到處可見),這從恩施市出土的另外幾件墓誌可以得到印證,一為龍鳳壩大龍潭出土的周心宇墓誌,一為金龍壩出土的由明代恩施進士李一鳳書文鐫刻的墓誌(志文不清,墓主人不詳),三為施州衛指揮使唐將軍母童氏墓誌(殘,出土地不詳)。四處墓葬只發現墓誌,而都未發現墓碑,原因在於這些墓原本就無“碑表私美,興長虛偽”的墓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