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寺,又名佛嚴寺,由雲南禪宗第一師玄鑒創建。梁王賜寺額佛嚴寺,後因太華山而得名。至今已歷經七百年風雨駁蝕和兵燹的滄桑歲月,明清兩代多次擴建和修葺,但主殿仍保持元代建築風格。
太華寺座西面東,規模宏闊,布局嚴謹,四合五天井,走馬戲角樓,展現了多民族傳統的穿斗結構。寺內亭、閣、廊、池匯成曲,清幽恬靜。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兩分出遊廊,與兩廂亭閣樓台相串連,全部建築占地3562平方米。建築藝術別具特色,介於北京宮廷園林建築和蘇州人工園林建築之間。太華寺,萬松環翠,鳥語花香,院宇清秀,曲徑通幽,令人耳目一新。
拾階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石坊中門橫額攜刻“峻極雲霄”,兩側為“凝嵐”、“疊翠”。石坊柱上,正聯為“一幅湖山來眼底;萬家憂樂注心頭”。側聯為“滇海平波,鬟鏡清漪真可鑑;西山雨霽,太華縹緲作者憑登。”聯額情景交融,表現了佛門對社會世態的殷切關注。
天王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殿高近二十米,占地367.5平方米。殿正中一座木雕觀音,雙手合十,神態慈祥,站立在蓮花神龕上,高約兩米,寬冠華服,瓔珞蔽體,系清康熙年間遺物。仰望觀音信容,不禁令人生起一股普渡眾生之感。大殿兩旁為粉彩四大天王塑像,各高三米,神情安然,不怒自威。背面韋陀披金甲,按劍踞地,展現了護法神的尊嚴,相傳為光緒年間黎廣修的作品,創作手法著重於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的刻劃,形象逼真樸實,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穿過庭院,進入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殿高近三十米,占地484平方米。殿堂由二十二根明柱支撐,屋頂方檁子骨架,穿逗結構,外廊四個石鼓支撐四根巨柱,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大殿檐下懸掛“如如不動”橫匾,是對釋加牟尼的讚頌。大殿正中供三世佛,高三米,正中釋伽牟尼;左右為藥師師佛、阿彌陀佛;釋伽兩側立迦葉、阿難兩弟子。他們神情莊重,慈眉善目,金粉著身,造像出神入化,技術精湛,相傳為元代作品。
大殿兩壁神龕上置銅鑄鎏金菩薩十四尊,全為觀音,通高一米。左右神龕正中分別為觀音菩薩、準提菩薩。準提菩薩十七臂,觀音菩薩十九臂,有如孔雀開屏環列身後。中心兩手合十,上方兩手持日、月,其餘分別持如意幢、楊柳枝、蓮花、澡灌、輪、聖瓶、絹索、經夾、無畏印、劍、羅、迦果、金剛杵、念珠等。工藝精美,豐肌綽約,神情恬淡,雍容華貴,一幅慈悲為懷的姿態,感人至深。大雄寶殿內的紫檀木雕寶殿,分上下兩層樓閣,玉階抱柱和飛檐斗拱系用數百塊小木標接制而成,工藝精巧,玲瓏剔透,是一件保存較好的藝術珍品,體現和凝聚了工芹藝師的獨特構思和高超技藝。
太華寺的最高處是著名的大悲閣,始建於清代鹹豐年間,後遭兵燹毀壞,光緒九年(1883年)大修,五開間,單檐歇山頂,占地582平方米。二樓檐前懸有“大悲寶閣”巨匾,是佛家供奉觀音的寶殿。現大殿內有銅鑄佛三尊,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立身釋迦牟尼佛,為康熙間遺物。佛像面容慈善,金粉鎏身,各高2.8米。
雄踞高台叢林之上的大悲閣,氣象非凡,雕檐繪彩,台墀高大寬敞,能容光煥發納上百人。引人注目的是大理石台墀欄桿上攀附著龍、獅、虎、象、孔雀、仙鹿等。它們體態逼真,神情各異,栩栩如生。這是在康熙年間從昆明城內吳三桂的王府里拆運來的。大理石浮雕欄桿透露出吳三桂曾幾何時的豪富、奢華、貪酷和衰敗。
大悲閣,殿宇寬敞,“石欄繚繞,萬象華呈,最為勝覽”(張佳澈《游太華山記》)。所以後世又稱縹緲樓。歷代文人韻士多喜登臨賦詩。“空中樓閣開天書,寺頂雲霞接水光”。登臨至此,仰觀美景,雲在蠕動,霧在離合,雲霧漫過殿閣,越聚越濃,漸漸只剩下漂浮的雲塊、隱約的曲線,勾勒出一幅幅美麗圖案。
寺內附屬建築頗多,大雄寶殿北側面原為“思召堂”,是明初黔國公沐英的祠堂,近年來已重建成冷飲和茶室。南側為 “映碧榭”,側樓南側中部凸出,成為亭台,伸進碧池之中。池約兩畝見方,分大小兩池,內有假山嶼點綴,池周環以曲廊,山、水、樓、廊相襯,美不勝收。
大雄寶殿東面的“萬頃樓”壁有康熙帝御書:“世濟其美”。碑銘:“登樓遠眺,東浦彩虹,西山蒼翠。朝觀日出,浪花紅艷;夕視歸帆,百舟似箭。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舶蜂屯於城根”。仿佛置身於海市蜃樓之中。太華寺,繁花似錦,品種眾多。那紅艷似火的茶花,亭亭玉立的白玉蘭、紫玉蘭、硃砂玉蘭;那如臘塑的梅花,在新春之際,開滿枝頭,布滿庭院,爭艷鬥奇。輕風吹來,陣陣花香伴著善男信女點燃的香味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仙境,令人留連忘返。
相關詞條
-
太華寺
太華寺又稱"佛嚴寺",位於太華山上,居西山群蜂之中,森林茂盛,為西山最高峰,海拔2500米。它始建於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為梁王甘麻刺創建。雲南...
地理位置 風景介紹 景點介紹 景點特色 歷史文化 -
昆明華亭寺
華亭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華亭山腰。華亭寺雖然坐落在半山當中,但地勢平坦,茂林修竹,翠竹蒼松,曲徑通幽,極為雅致。
昆明華亭寺簡介 追溯華亭寺 -
昆明公交
昆明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昆明市公共汽車總公司,成立於1952年10月16日。集團公司下設12個處室、4個直屬單位、6個營運公司、32個車隊、2個...
公司介紹 發展歷程 昆明市公交線路 服務承諾 歷史沿革 -
昆明西山森林公園
昆明西山森林公園位於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滇池湖畔,距市區15公里,北起碧雞關,南達灰灣,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羅漢山等山峰組成。 昆...
簡介 概述 景區介紹 設施 現狀 -
筇竹寺
筇竹寺,是雲南昆明市的一處名勝古蹟,坐落於昆明西北郊外的玉案群峰之中,距城區12公里。這裡古樹蒼鬱,林壑幽深,雲霧晴嵐常繞山巔,筇竹古剎掩映密林,是滇中...
概況 稱謂由來 歷史記載 景點介紹 珍貴文物 -
大觀樓[昆明]
大觀樓,位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層樓宇。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
簡介 昆明大觀樓 宜賓大觀樓 大觀樓長聯 大觀樓影院 -
華亭寺
華亭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華亭山腰。由碧嶢精舍向南斜登上徑,上華亭山,修竹蔽天,松蔭夾道,在茫茫林海當中,一座飾以丹青的樓亭掩映在松柏林間,這便是著名的...
名稱由來 史料記載 地理環境 寺廟布局 歷史延革 -
昆明西山
昆明西山KunmingXishan 古稱碧雞山.為碧蟯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的總稱.西山位於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區15公里,隔滇池與金馬山遙遙相...
昆明西山簡介 古書中的西山 2000年的西山 華亭寺 遊玩信息 -
游太華山記
《游太華山記》是明代文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篇散文。《游太華山記》是徐霞客游昆明西山的遊記,見《滇游日記一》。
概述 作品 評析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