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子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據說有弟子3000人。他主張“有教無類”,把自己的思想主張貫徹到教育活動中。孔子從禮、樂、射、御、書、數六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孔子去世後,其言論被編撰成《論語》一書。孔子的學說影響很大,他開創的學派被稱為儒家學派。
形成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形勢下,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思想家。他們相互爭辯,相互學習,各自提出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生的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孔子,名丘,字仲尼,成生在諸侯紛爭、社會動盪的春秋時期。面對亂世,他提出“仁”與“禮”的學說,希望統治者“克己復禮”,推行“德治”,從而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他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遊列國,各國君主均未採納他的主張。孔子晚年專注於教育和編訂文化典籍。孔子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據說有弟子3000人。他主張“有教無類”,把自己的思想主張貫徹到教育活動中。孔子從禮、樂、射、御、書、數六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孔子去世後,其言論被編撰成《論語》一書。孔子的學說影響很大,他開創的學派被稱為儒家學派。儒學以《詩》、《書》、《禮》、《易》、《樂》、《春秋》為基本文獻,這六部書也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後來亡佚了,就成了“五經”。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他提出道德規範有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大丈夫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發揮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學說,這一“君輕民貴”的原則成為中國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礎。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經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學宮”擔任“祭酒”。荀子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內容。在天人關係上,他一方面強調“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荀子對儒家關於“禮”的思想進行了深入探討。他認為,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