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牛

日本黑牛,是“日本改良牛”中選育最成功的一個品種,也是被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好的肉牛。

日本黑牛(又稱黑毛和牛)是“日本改良牛”中選育最成功的一個品種,也是被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好的肉牛。 1950年開始首先從先進的產區由最久的幾個近交系的重疊世代中挑選優秀個體,按新的方案建立數個現代近交系。同時,由一些農戶組織起育種單位,在登記協會的培訓下各育種單位按選配計畫開展工作。在當時共九個單位參加選育工作,其中有四個取得了成功。有的因為出現致死基因和缺陷而陷於困境。1959年起在本州的中部地區開始近交系之間的雜交,以使各系在性能上互補,各縣`各地區交換精液,並向本州的其他地區迅速擴散。由於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同級別的育種聯合會相繼成立,到1962年已有33個育種單位。現代日本黑牛一般都由2-3個古老的系組合而成。全國有統一的外貌標準和體心標準。留種母牛必須是特級。組織有經驗的專家成立委員會,開展性能登記和後裔測定,選擇種公牛。廣島地區的育種組織提出“大理石狀”標準。
1972年“改良協會”成立,該協會對非傳統的近交系牛群進行選育,從1972-1992年共有616個改良協會,登記了79萬頭優秀個體。使日本黑牛的育種基礎大為加強。
在選育過程中,1950年開始後裔鑑定,到1990年時,經性能登記的公牛有355頭,後裔鑑定的有92頭。為提高胴體質量,1988年修訂了牛胴體分級標準,使之與田間生產數據能互用,經三年試驗後,於1990年提出了布拉普(BLUP)法程式。針對品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日本黑牛要加大體型的要求,新的目標是種母牛的髻甲高129厘米,活重540千克,在35月齡達到要求。為改進肉質,還引入膘度評定法和新的外貌評分標準,及“肉牛大理石狀標準(BMS)”。最後用BLUP的動物模型,估測預期育種值。其中大理石狀育種值極受關注。
日本黑牛以黑色為主毛色,在乳房和腹壁有白斑,或者黑被毛中可見散發白毛。部分體軀可允許顯示褐色至白色色斑。角色淺,皮薄毛順或卷,體呈筒狀,四肢輪廓清楚,肋胸開張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