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馬里亞納群島戰役
馬里亞納群島戰役在馬里亞納群島的登入作戰中,美軍先後攻占了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三個島的守備部隊約七萬餘人,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態...
戰爭背景 戰爭地點 雙方兵力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
長城戰役[長城沿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
長城抗戰是中國抗日軍民在長城沿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是中國人民早期抗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國國民政府指揮下...
歷史背景 戰爭經過 兵力對比 影響 評價 -
宜川戰役
宜川戰役也叫“築子街戰役”,1948年2月29日宜川戰役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經過新式整軍運動後,以主力五個縱隊轉入外線作戰。解放軍從四面向敵軍...
簡介 背景 部署 過程 主要將領 -
布拉格戰役
1945年5月6—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1、第4、第2方面軍為合圍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實施的一次進...
歷史背景 戰爭概述 戰爭目的 戰役準備 戰爭過程 -
日本[日本國]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
歷史沿革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關原合戰[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的戰役]
關原之戰(日語:関ヶ原の戦い、日本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
歷史背景 戰前形勢 雙方布局 戰役經過 戰後處理 -
諾門罕戰役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ハ...
背景 事件經過 結果 傷亡 戰役意義 -
珍珠港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
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
事件背景 戰爭原因 事件經過 歷史爭議 雙方兵力 -
珍珠港戰役
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
事件背景 戰爭原因 事件經過 歷史爭議 雙方兵力 -
遼東之戰[清朝和日本的戰役]
遼東戰役指甲午戰爭時期日中陸軍在奉天(遼寧)遼河以東進行的一系列戰鬥。 遼東半島面臨黃海,又與山東半島遙遙相對,共扼渤海海峽,形成護衛京津的門戶,也是從...
戰役背景 戰役過程 失敗原因 歷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