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桑珠孜宗堡的歷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元順帝欽封的“大司徒”強曲堅贊掌統全藏大權,將藏區劃分為13個大宗,在每個宗修建了一座宮堡式建築,集合寺廟與政府的功能。掌管日喀則地區事務的桑珠孜宗堡,是最後一個建造的,1363年落成,不僅建築技巧純熟,規模也最大最漂亮。宗堡分四層,有房屋300多間。
第四層為生活區。第三層供奉佛像及宗教用品,曾收藏全套《甘珠爾經》、《丹珠爾經》;下面兩層,設有宗政府辦事機構、衛隊和司法機關、牢獄、倉庫等。
拉薩的布達拉宮初建於公元7世紀,後毀於火災,其形制風格與今天不同。據說,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布達拉宮時,正是以日喀則桑珠孜宗堡建築作樣板,只是在規模上有所擴大、增高 。——原因:最上層曾作過五世達賴寢舍(固始汗推翻藏巴汗噶瑪王朝,迎請五世達賴喇嘛到當時的首府日喀則,他曾住過桑珠孜宗堡最上層),他在宮中舉行過(固始汗政權)執政慶典。固始汗拆除噶瑪王朝舊王宮建築(在現在的日喀則市區某地),木料運往拉薩,以擴建大昭寺和修建布達拉宮),將衛、藏地區行政事務託付給達賴喇嘛的第巴管理。
復原
2004年,復原桑珠孜宗堡成為上海第四批援藏計畫的一部分,預算投資3000萬元,是該批援藏項目中單個工程投入最大的重點項目。上海市政府委託同濟大學牽頭進行桑珠孜宗堡重建工程的前期研究、設計、招標、施工和監理。同濟為此專門成立由校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程研究專家組。長期從事建築歷史、風土建築保護與更新研究的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常青擔任工程設計負責人。復原性重建應以桑珠孜宗全盛時期的建築風格為主調,適當參照布達拉宮等“山巔宮堡式”建築群的典型特徵
2007年5月,投資總額已達4800萬元的桑珠孜宗堡重建工程一期竣工,不少年長的藏民對著它焚香祝禱:“簡直驚呆了——太像了,連窗洞都和當年一模一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