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節花小光殼炱

旌節花小光殼炱

旌節花小光殼炱,霜霉科白粉菌屬生物。菌落葉的兩面生,薄,平鋪,絲絨狀或蛛絲網狀,黑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直徑達2.0-3.0mm,有時融合。分布在中國。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旌節花小光殼炱旌節花小光殼炱
菌落葉的兩面生,薄,平鋪,絲絨狀或蛛絲網狀,黑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直徑達2.0-3.0mm,有時融合。菌絲體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疏或密的網狀菌絲層;菌絲亞直至波浪狀彎曲,銳角至直角對生分枝或少數互生分枝,褐色,有隔膜,通常由長17.0-32.0μm和寬7.0-10.0μm的菌絲細胞組成;頭狀附著器互生或單側生,沒有對生,向前伸展,亞直至彎曲,長18.0-36.0μm;柄細胞楔形至圓柱形,長3.0-13.0μm;頂細胞橢圓形至矩圓形,緣常圓角狀或2-4淺裂狀,很少全緣,15.0-26.0×11.0-18.0μm;瓶狀附屬枝聚生在特定的一段菌絲上或在頭狀附著器當中散生,對生或互生,極少單生,瓶狀或錐狀,部分長頸,13.0-28.0×7.0-10.0μm。沒有菌絲剛毛。子囊殼稀疏地散生,黑色,球形,表面粗糙,直徑達244.0μm;表面細胞乳頭突起,高24.0-38.0μm,基部寬20.0-30.9μm。子囊孢子橢圓形或紡錘形,兩端鈍圓或向兩端漸細,近尖,有4個隔膜,在隔膜處縊縮或較大縊縮,棕色,半透明,細胞有時不均勻,40.0-50.0×15.0-20.0×10.0-14.0μm。  

中國分布:

喜馬山旌節花StachyurushimalaicusHook.f.etThoms.:貴州梵淨山(31993)(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本種特點

本種AsteridiellastachyuriY.S.OuyangetB.Song是首例發現寄生在旌節花科Stachyuraceae上的小光殼炱

盤點真菌小煤炱目(三)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一期盤點小煤炱目真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